最新(通)Announcement(告)最新

2007.1.7
各位同學,請注意(並請科代表及各組組長傳達消息予同學):
一.第四階段的報告,請於三月二十四日前上載;
二.最後一部份,即第五部份,需於四月二十一日前上載;
三.全文請各組於四月二十一日前依下列指引作整理,並於五月十三日前列印釘裝交科代表
全文定稿指引如下:
1.請作必要的文字字數整理,全文以五千至一萬字以內為宜(不包括參考文獻);
2.請作必要的句子、用詞、錯別字等的檢查及修改
3.請按A4大列印,並制作硬皮封面底,並於影印公司釘裝
4.影印並釘裝數量:組員人數+2
5.內文格式將於四月份上載於網站,請屆時同學按之進行整理。
6.最後將選出三份優秀報告,於特定時間進行校內公開簡報,詳細未定。

2008年1月24日 星期四

12a 「全球暖化」如何影響自然生態的研究報告 第二章 - 文獻探究

第二章 - 文獻探究

10月10日是「國際減少自然災害日」,聯合國數字顯示,2005年全球有多達1.4萬人死於因氣候暖化導致的災難,較1980年的約4000人上升了2.5倍。可想言之"全球暖化"對我們威脅重大。

而在電影業亦有因此拍下幾部相關電影,我們亦可在這幾部電影裡看看全球暖化的威力:1. 明日之後
2. 日本沉沒
3. 不願面對的真相
4. 未來水世界
5. 全球暖化大騙局

1. 從歷史上看全球暖化(讓人們知道全球暖化不是短短一兩年的事,而是從以前這問題已發生,只是當時大家都沒有採取實際行動)

2005年是最溫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記錄高了攝氏百分之幾度。 世界氣象組織和英國氣候研究單位也有類似的估計,曾經預計2005年是僅次於1998年第二溫暖的年份。在2000年後,各地的高溫記錄經常被打破。

例子: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羅諾鎮錄得攝氏41.5度,破139年來的記錄。同年,8月10日,英國倫敦的溫度達到攝氏38.1,破了1990年的記錄。同期,巴黎南部晚上測得最低溫度為攝氏25.5度,破了1873年以來的記錄。8月7日夜間,德國也打破了百年最高氣溫記錄。在2003年夏天,台北、上海、杭州、武漢、福州都破了當地高溫記錄,而中國浙江省更快速地屢破高溫記錄,67個氣象站中40個都刷新記錄。2004年7月,廣州的罕見高溫打破了五十三年來的記錄。2005年7月,美國有兩百個城市都創下歷史性高溫記錄。2006年8月16日,重慶最高氣溫高達43度。台灣宜蘭在2006年7月8日溫度高達38.8度,破了1997年的記錄。2006年11月11日是香港整個十一月最熱的一日,最高氣溫高達29.2度,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最高溫26.1度還要高。

2. 何謂京都議定書?
京都議定書 又譯《京都協議書》、《京都條約》;全稱《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京都議定書》)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補充條款。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參加國三次會議制定的。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準,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
條約大約情況:
1997年12月條約在日本京都通過,並於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日間開放簽字,條約於2005年2月16日開始強制生效,到2005年9月,一共有156個國家通過了該條約(占全球排放量的61%),引人注目的是美國沒有簽署該條約。
條約規定,它在「不少於55個參與國簽署該條約並且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附件I中規定國家在1990年總排放量的55%後的第90天」開始生效,這兩個條件中,「55個國家」在2002年5月23日當冰島通過後首先達到,2004年12月18日俄羅斯通過了該條約後達到了「55%」的條件,條約在90天後於2005年2月16日開始強制生效。

目前各個地區政府對此條約的態度:
1.俄羅斯
普京於2004年12月4日簽署了該協議,俄羅斯於12月18日正式通知聯合國簽署了京都議定書。俄羅斯的態度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密切關注,因為一旦俄羅斯簽署了該條約,條約就會在90天後強制生效(2005年2月16日)。
普京總統早些時候在2004年9月曾經口頭表示過支持京都議定書及與俄羅斯相關的內容。正如大家預期的那樣,2004年10月22日俄羅斯國家杜馬下院通過了簽署該條約,隨後上院也通過了簽署該條約。
京都議定書制定的限制排放量是以1990年的排放水準作為基準的,而自1990年以來,由於蘇聯解體後大多數共和國的經濟都大幅下滑,溫室氣體排放也大幅 下降,所以俄羅斯現在要達標會非常輕鬆,俄羅斯目前的排放水準大大低於條約要求,事實上俄羅斯甚至可以通過銷售排放指標給那些達標困難的國家,來獲得不菲的經濟回報。

2. 歐盟
2002年5月31日,歐盟當時的15個正式成員國在聯合國簽署了相關文件, 歐盟的原有排放量大約占全球排放量的21%,條約規定要把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8%。歐盟一直是京都議定書的主要支持者,並一直致力於說服那些立場搖擺的國家加入條約。
2002年12月,歐盟建立了一個排放交易系統,交易配額包括六種關鍵行業:能源、鋼鐵、水泥、玻璃、制磚和造紙,這一交易系統可以幫助那些難以達標的國家最終達標。交易價格從2005年的40歐元每噸會漲到2008年的100歐元/噸。根據目前的交易項目以可以實現到2008年減少4.7%的排放,超過總目標的一半多。
3. 加拿大2002年12月17日,加拿大簽署了該公約。與此同時,眾多的民意測驗顯示,對該條約的支持度大約在70%。當然也有反對者,主要是一些商業團體、少數氣候研究的科學家和能源業人士,他們大多和美國政府持相同觀點;另外也有一些人,是擔心「美國不受京都議定書影響」會使加拿大在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到2005年為止,爭論還僅限於艾伯塔(加拿大最大的石油產地)政府和聯邦政府之間的口水戰。但是,還是有國家分裂的疑慮,尤其是艾伯塔地區。
為了減輕這種擔心,聯邦政府將會爭取更多把燃料賣給美國的指標,尤其是天然氣。

4.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一開始拒絕了簽署京都議定書。前澳大利亞總理約翰·霍華德聲稱該條約會減少澳大利亞人的工作機會,澳大利亞為減排做的已經夠多的了。聯邦中的反對黨--澳大利亞工黨,卻完全支持京都議定書,這成為澳大利亞政治中最嚴重爭論的議題。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
2005年7月28日澳大利亞政府和美國在一起簽署了《亞太清潔發展和氣候伙伴關係》。
之後,澳大利亞為了達到參加2005年馬來西亞東亞峰會的要求已經補簽了京都議定書。2007年12月3日,澳大利亞正式簽署了京都議定書

5. 日本
由於該議定書以京都為名,是世界上少數以日本地名命名的國際重要條約,日本官方與民間普遍以此為榮。日本不論是政府還是民間,基本上都是全力支持京都議定書。日本目前也是世界主要已開發國家中,綠色能源發展最進步的國家

6. 中國
中國政府於2002年9月3日通過簽署京都議定書。由於中國是條約控制綱要以外的國家,所以也不受溫室氣體排放限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說,「已發展的國家必須要採取措施,然後發展中的國家,好比中國,才必須跟進。而京都議定書的實施對於中國有極大的幫助,例如可以販售溫室氣體排放權。

7. 印度
2002年8月印度簽署了京都議定書。由於印度是條約控制綱要以外的國家,所以也不受溫室氣體排放限制。

8. 美國
作為京都議定書的參與國之一,既不簽署該條約也不從條約退出。條約只有得到美國國會的批准才會對美國有效。
但出席國際遏止全球暖化高峰會的美國代理團長表示,在布殊主政期內,美國不會改變反對京都議定書的立場。會議今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揭幕,討論聯合國京都議定書在2010年屆滿後的問題。美國代理團長沃森說,作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輸出者的美國,在布殊主政期內沒有跡象會改變決定。美國前任總統克林頓主政時簽署了京都議定書,但布殊上台之後,認為它不會符美國利益而把它一筆勾銷。美國總統在殊的任期將在零九年一月一日結束。

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根據環保署的環保名詞定義為:
  從太陽輻射出來的光線原本波長較小,越過大氣層時可以穿透具有與玻璃一樣效應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氟氯碳化物等氣體而抵達地球表面;然而,抵達地球表面的陽光經地表反射後波長較長,會被二氧化碳等氣體阻擋,不容易散失於大氣外,以致地球上的溫度逐年增高。

  全球溫暖化造成的影響包括:極地冰原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沒較低窪的沿海陸地,衝擊低地國及多數國家沿海精華區,並造成全球氣候變遷,導致不正常暴雨、乾旱現象以及沙漠化現象擴大,對於生態體系、水土資源、人類社經活動與生命安全等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全球暖化的確嚴重影響生態系統,將來甚至令一些動物滅亡!
全球暖化亦可能極大地影響人類生存環境,我們應該將自己對全球暖化的貢獻降到最低程度,盡量減緩全球暖化的趨勢。
現在全球暖化仍未到嚴進的地步,但到100年後,全球暖化已經無法拯救,全球暖化的影響如下:
1. 由於海洋溫度增加,南極和北極的冰川會加速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
 會淹沒沿海低海拔地區,例如大洋洲島國圖瓦魯已被水淹沒。
 全世界有3/4的人口居住在離海岸線不足500公里的地方,
 陸地面積縮小會極大地影響人類居住環境,甚至可能導致戰爭。
2. 由於海洋溫度增加,水蒸發加快,導致暴雨增加,
 水災會更加頻繁,水災面積擴大,水土流失嚴重。
3. 由於大氣溫度升高,導致熱帶傳染病向高緯擴散,
 目前已有熱帶傳染病擴散的跡象。
4.由於大氣溫度升高,令蒸發率上升,導致內陸地區沙漠化加速,
 沙漠有擴大的危險。
5.雖然由於溫度升高,有部分動植物會加快繁殖,
 但整個生物多樣化會受到威脅,許多物種會加速滅絕的步伐。
6.由於兩極冰山崩塌,北歐、南美近極地的地方溫度反而會迅速下降,
 會嚴重影響當地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的變化。

減低溫室效應的影響,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有──
  從內心去珍惜能源、愛惜環境,降低能源的使用量及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在日常生活中隨手關燈、節約用電,出門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能步行更好,以節省汽油的消耗量。這些都是我們每個人做得到的事。

生態系統
  上升的氣溫已經開始影響生態系統。歐洲和北美的蝴蝶已經將它們的活動範圍向北移動了200公里,植物跟隨其後,而大型動物的遷移受到城市和公路的阻礙,沒有這麼迅速。在英國,春季蝴蝶比二十年前要提前平均6天出現。在北極,哈德遜灣的結冰期比三十年前要縮短了三個星期,這干擾了北極熊的生存,因為它們無法在陸地上捕食。
  兩份2002年發表於《自然》的研究調查了科學界關於最近動植物區域或季節習性的改變的研究。對於最近出現變化的物種而言,有五分之四將其活動區域向兩極或高緯度遷移,出現了「難民物種」。青蛙的產卵、花的開放以及鳥的遷移平均每十年提前2.3天。一項2005年的研究結論稱人類活動使溫度上升及所導致的物種習性改變的原因,將這些後果和氣候模型的預測相比較的結果支持了這些論斷。甚至青草第一次出現在南極大陸上。
  森林面臨潛在增加的火災的威脅。北美的被燒毀的北部森林的10年平均值,在數十年內一直穩定在一萬平方公里左右,而自從1970年以來逐漸升高到每年超過二萬八千平方公里。
生態生產力
  平均氣溫以及二氧化碳的增加可能在某時刻起具有促進生態系統生產力的效果。在大氣中,二氧化碳比起氧氣來說相當稀少(0.03%對比21%),這種二氧化碳的稀缺在光呼吸過程中十分明顯,因為二氧化碳非常缺乏,氧氣得以進入植物的葉綠體中,佔據卡爾文循環中二氧化碳本來應該佔有的位置。這使得形成中的糖類被破壞,阻礙了生長。衛星數據顯示北半球的生產率自從1982年來已經有了增長(然而很難將這種增長歸因於某個特殊因素)。
  IPCC的模型預期CO2的高濃度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植物群落的生長,因為在許多地區水或營養是限制性的因素,而非CO2或是溫度;在那之後,溫室效應及升溫將會繼續,但不會再有生長上的反饋。
  瑞士樹蓋高程觀測項目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在高CO2濃度下,緩慢生長的樹種只能在短期內得到生長的推動,而長期的獲益者是藤類等快速生長的植物。一般而言,特別是在雨林中,這意味著藤類將成為占優勢的物種;而由於生長周期很短,它們所積聚的碳很快就會因為腐枝的分解而重新回到大氣中。相反的,緩慢生長的樹木可以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化數十年。

資料搜集:陳于文、劉嘉欣、盧美玉

資料篩選:全組

資料考察:陳于文、劉嘉欣、盧美玉

報告撰寫:劉燕燕

2008年1月4日 星期五

黃SIR.....有野問

我想問
第一節、研究架構
第二節、研究對象
第三節、研究過程

這三個題目可唔可以概解釋下呀...

thanks a lot!!!

2008年1月2日 星期三

12B6 港澳兩地由漁村時代到當代發展比較 (文獻探討)

一.地形
香港地形:
香港管轄總面積2,755.03平方公里,土地則有1,103.97平方公里,可概括為四大區域──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內陸地區,以及260多個離島[24]。香港自然形成的較大型平地,主要集中於最接近珠江口的新界西北部。元朗、粉嶺都是由河流自然形成的沖積平原。這些天然平原土地肥沃,適合耕種。但由於地勢低漥,一旦遇上暴雨,遍佈香港各地的斜坡可能出現山泥傾瀉,威脅市民人生安全。因此,政府整治山坡、處理排水等工作十分重要。境內其餘僅有的平地位於九龍半島及香港島北部的維多利亞港沿岸,這些土地便是香港最初發展成市區的地方,至今該區仍然是香港都市命脈所在。同時,政府亦不斷通過填海工程,逐漸向外擴張可供發展土地。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6%99%E6%B8%AF%E5%9C%B0%E7%90%86&variant=zh-tw#.E5.9C.B0.E5.BD.A2
香港地形所帶來的好處:
  香港地處世界最繁盛的環球水運要衝,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圖1)。過去英人將香港定為自由港。由於港人努力開發,空運5h內可達亞洲各大城市,已有17條遠洋航線通達世界各國和地區。香港回歸前,1996年,機場的空運貨運量達149x104t,同美國邁阿密機場並列世界空運中心之冠,客運量也居世界前列。香港回歸祖國之後,,更加繁榮發達, 1998年4月濠島(大嶼山)赤立角新機場建成投入營運,每天有450班飛機起降,航線連結世界110個城市,香港已升級為亞太地區西邊的大陸岸邊上最大的現代化航空樞紐。香港是世界性海運港口之一,貨船出入總噸數排名世界第7位,年貨物吞吐量1992年1.2x108t。1993年獲第13屈亞洲貨運業獎中的"亞洲最佳港口獎",在參選的9個港口中名列第一。受益於內地經濟發展,香港國際航運中心未來地位還會增強。其集裝箱吞吐量1998年達1470x104TEU,1992-1998年連年穩居世界第一。香港成為聯繫中國大陸與環太平洋沿海、印度洋沿海各國和地區,以及通往歐洲各國的交通運輸樞紐。隨著經濟發展,居民生活平均水平不斷提高,僅次於東京和大阪,名列世界第三。香港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第三位城市。
http://www.bhkaec.org.hk/paper/nat01.htm
填海歷史--
香港主要依賴填海來擴展土地。香港山多平地少,逼使香港政府移山填海方式擴展土地。截至2002年,香港的填海土地已超過67平方公里,佔香港總面積超過6.5%。而填海範圍一般會在維多利亞港之內,但亦有不少填海工程於香港其他海域進行。
香港首次的正式填海工程,則是於
1852年展開的文咸填海計劃。發展維多利亞城。但政府仍於1860年代1900年代成功進行一系列的填海工程,使香港島北岸西至堅尼地城,東至銅鑼灣,製造了不少土地。1920年代灣仔再進行一輪填海工程後,之後直到前香港島也沒有任何填海工程。
至於
九龍半島方面,於1867年便於九龍角出現首次非正式填海工程。1876年,在油麻地擁有地段的業主,自行進行填海工程,成為今日新填地街一帶。九廣鐵路英段工程中,在1914年尖沙咀梳士巴利道以南填海,以興建尖沙咀火車站的路軌。另外於1930年興建啟德機場時政府所進行的填海工程。總括而言,至1945年,香港有約80公頃土地是從填海得來的。
香港重光後首個填海工程是位於
新界沙田區1950年代1960年代,政府也於柴灣小西灣啟德機場觀塘工業區紅磡灣等地進行填海。而隨著香港新市鎮的規劃,香港政府亦開始在新界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1966年,為配合屯門新市鎮發展計劃,政府開始在青山灣填海。1970年代荃灣醉酒灣(今葵涌貨櫃碼頭)以及沙田等新市鎮都有大規模填海工程。1970年代後期至1980年代,香港島及九龍半島也進行了不少填海工程,均進行以興建住宅為目的的填海。除住宅之外,也有填海計劃是為了發展工業的,包括於1985年落成的大埔工業村。戰後至1980年,香港的填海面積約有4,000公頃。而1980年代初,地鐵港島線興建期間,在港島東部進行多項移山填海工程,包括移平康山,及在太古城西灣河筲箕灣杏花邨海面填海。所得的土地興建了港島東區走廊東區海底隧道及住宅物業。
1989年,香港政府公佈香港機場核心計劃,當中不少計劃需要進行填海,包括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東涌大蠔新市鎮、北大嶼山西九龍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等。而於1990年代初期,香港政府也在香港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中提出多個填海建議,在中環灣仔九龍角啟德青洲交椅洲竹篙灣等進行填海,其中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其後被落實。因此,1990年代可以說是香港填海的黃金年代。
然而,香港政府的鴻圖大計惹來了一些環保人士不滿,認為填海工程數量太多以及沒有需要,並破壞海港。
2003年,環保人士於香港終審法院成功推翻當時的灣仔填海計劃(詳見下文),而且法官提及到需要「有迫切及凌駕性的當前需要」才能夠填海,直接影響香港的未來規劃,多個基建項目需要重新檢討,更令部份計劃的完成日期變個遙遙無期,例如啟德發展計劃(當中包括香港第二個郵輪碼頭)、中環灣仔繞道北港島綫等。

現況-----截至2006年,香港有3個填海工程進行中或暫停檢討中。
未來計劃
由於現時香港社會對填海計劃均審慎考慮,故現時香港政府已收回大部份填海計劃。


澳門地形
澳門的地理 -澳門位於中國大陸東南部沿海,珠江三角洲出口,處於香港西南方約60公里,正處珠江口西岸,與香港、廣州鼎足分立於珠江三角洲的外緣。是16、17世紀東西方貿易的重要港口。澳門特區包括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總面積為28.2平方公里。澳門半島和氹仔島是由三條大橋連接起來的,而路氹填海區則把氹仔島和路環島連為一體。山其中澳门半岛北面与
中国大陆连接,位置在東亞,瀕臨南海,緊靠中國大陸,北部的澳門半島與中國大陸廣東省珠海市拱北接壤,南部的路氹城則有蓮花大橋連接同屬珠海的橫琴島。而氹仔路环本是两个分离的离岛,但后期填海工程把两离岛完全连接,两离岛之间填海得出的地段称为路氹城。东面与香港相距30公里。
http://zh.wikipedia.org/wiki/澳門地理#.E5.9C.B0.E5.BD.A2

面積:總計:27.3平方公里 (2003年)
陸地面積:27.5平方公里 (2003年)
水域面積:0
陸地邊界線: 總長:0.34公里,完全與中國大陸接壤海岸線: 41公里
http://hk.geocities.com/aiegm/macau.htm

澳門總面積變化

澳門填海造地是
澳門擴展土地的主要方法。澳門由於山多平地少,除了歷史上先後把城市的範圍擴展至關閘,佔領青洲氹仔路環,又向清政府索要橫琴島對面山澳葡政府亦在1863年進行第一次填海工程。直至2004年時,澳門半島的面積在填海工程下已超過8.8平方公里,比1840年的2.78平方公里增大了3倍。
澳門總面積因沿岸填海而不斷擴大,自有記錄的1912年的11.6平方公里逐步擴展至2004年的27.5平方公里。其中:
澳門半島面積為8.8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32.0%;
氹仔島面積為6.4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23.3%;
路環島面積為7.6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27.6%;
路氹填海區面積為4.7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17.1%。

以下數據單位為平方公里2006,2007未有數據*
澳門填海目的---從數據顯示現今的澳門半島的土地大部分從填海得來,隨著現今配合
賭場集團的建設,路環、氹仔及路氹城的填海正使澳門的總面積進一步擴張。由於澳門沒有固有水域,新的填海工程需要取得北京的同意,加上特區政府的土地開發紀錄,自2005年成為了當地熱門的政治話題。

二.經濟

香港經濟:
香 港 是 世 界 經 濟 發 展 史 上 一 個 奇 特 的 例子 。香 港 在 過 去 數 十 年 的 發 展 歷 程 中 , 不 僅 受 到 西 方 經 濟 的 影 響 , 亦 同 時 受 到 內 地 的 因 素 的 影響 。 我 們 會 先 回 顧 歷 史 , 看 看 香 港 如 何 在 獨 特 的 環 境 下 發 展 成 一 個 亞 洲 的 樞 紐 城 市 。
    香 港 在 南 京 條 約 簽 訂 後 被 割 讓 予 英 國 , 隨 後 , 英 國 宣 佈 香 港 為 自 由 港 , 由 此 時 起, 世 界 各 地 的 貨 物 及 資 金 開 始 在 港 聚 集 。 憑 著 水 深 港 闊 的 天 然 港 , 英 國 開 始 在 本 地 建 設 貨 倉、 碼 頭 等 海 港 設 備 , 令 香 港 踏 上 了 轉 口 貿 易 的 路 。
   1896 年 , 蘇 伊 士 運 河 通 航 , 大 大 縮 短 了 由 歐 洲 到 香 港 之 航 程 。 而 到 了 1911 年 ,來 往 香 港 至 廣 州 的 九 廣 鐵 路 亦 正 式 通 車 。 此 兩 項 建 設 加 速 了 香 港 發 展 成 轉 口 港 之 步 伐 , 令 香港 在 20 世 紀 50 年 代 前 在 轉 口 貿 易 方 面 獨 領 風 騷 。
在1947 年 至 1951 年 五 年 間 , 香 港 外 貿 總 額 就 增 長 32.4 倍 , 平 均 增 長 達 35.4% , 大 大超 越 了 戰 前 的 水 平 。
    可 是 到 1951 年 朝 鮮 半 島 爆 發 戰 爭 , 中 國 發 起 抗 美 援 朝 , 聯 合 國 因 此 宣 佈 對 華 實施 禁 運 。 由 於 中 國 一 直 以 來 是 香 港 對 外 貿 易 的 重 要 伙 伴 , 本 港 經 濟 因 此 而 受 到 沉 重 打 擊 。
    這 個 突 如 其 來 的 變 化 , 促 使 香 港 人 尋 求 新 的 出 路 ─ 輕 工 業 。 在 戰 後 , 大 量 內 地 人湧 到 本 地 , 他 們 帶 著 的 資 金 及 技 術 為 香 港 發 展 工 業 創 造 了 極 佳 的 條 件 。
    戰 後 的 西 方 工 業 國 開 始 放 棄 成 本 不 斷 上 漲 的 勞 動 密 集 型 工 業 , 改 為 向 資 本 密 集 型及 技 術 密 集 型 產 業 轉 移 。 這 正 好 為 擁 有 大 量 廉 價 勞 工 的 香 港 帶 來 一 個 機 會 , 發 展 出 口 導 向 的輕 工 業 。 在 十 多 年 間 , 香 港 的 工 廠 數 目 增 加 了 八 倍 , 工 業 製 品 出 口 佔 總 出 口 八 成 。
    這 是 香 港 的 第 一 次 經 濟 轉 型 , 而 這 次 轉 型 比 同 為 亞 洲 四 小 龍 的 地 區 如 台 灣 及 新 加坡 早 了 六 年 至 十 年 , 令 我 們 早 著 先 機 , 在 亞 洲 工 業 領 域 上 叱 吒 一 時 , 連 帶 航 運 業 亦 因 此 而 受惠 。
多 元 化 發 展
    70 年 代 是 香 港 經 濟 風 雨 飄 搖 的 時 期 。 台 灣 、 新 加 坡 及 南 韓 等 地 均 大 力 發 展 工 業, 出 口 額 先 後 超 越 香 港 。令 香 港 陷 入 前 所 未 見 之 深 淵 。
    面 對 如 此 嚴 峻 的 困 境 , 香 港 人 發 揮 靈 活 多 變 的 本 色 , 推 行 三 個 多 元 化 計 劃 ─ 即 「工 業 多 元 化 」 、 「 經 濟 結 構 多 元 化 」 及 「 市 場 多 元 化 」 。 這 些 計 劃 改 變 了 以 往 集 中 發 展 單 一行 業 的 情 況 , 多 個 行 業 如 金 融 、 貿 易 及 房 地 產 迅 速 發 展 , 擴 大 了 香 港 的 經 濟 基 礎 。
金 融 服 務 業 的 起 飛
    80 年 代 初 , 由 於 世 界 經 濟 出 現 衰 退 , 各 大 工 業 國 採 取 激 烈 的 保 護 主 業 , 令 本 港產 品 出 口 面 對 很 大 的 困 難 , 加 上 香 港 前 途 問 題 令 投 資 者 信 心 大 減 , 香 港 的 經 濟 全 面 低 落 。
    直 至 1984 年 , 中 英 兩 國 公 佈 《 聯 合 聲 明 》 , 加 上 內 地 改 革 開 放 , 香 港 在 內 地 發展 的 帶 動 下 , 轉 口 貿 易 大 幅 回 升 , 金 融 服 務 業 借 機 發 展 , 香 港 又 從 工 業 主 導 轉 型 為 金 融 中 心。 1981 年 , 香 港 與 倫 敦 、 紐 約 、 蘇 黎 世 並列 為 世 界 四 大 黃 金 市 場 。
    到 80 年 代 中 期 , 香 港 金 融 業 已 取 得 全 面 發 展 和 成 熟 。 銀 行 機 構 數 量 已 僅 次 於 倫敦 和 紐 約 , 居 世 界 第 三 位 ; 銀 團 貸 款 次 於 倫 敦 、 紐 約 和 巴 黎 , 居 第 四 位 ; 外 匯 買 賣 市 場 居 世界 第 三 位 ; 股 票 市 場 人 均 市 值 和 每 日 交 投 量 居 世 界 第 五 位 ; 黃 金 市 場 與 蘇 黎 世 平 齊 , 僅 次 於倫 敦 和 紐 約 ; 保 險 公 司 數 量 居 亞 洲 第 一 位 ; 基 金 市 場 居 世 界 前 列 。 至 此 , 香 港 已 成 為 一 個 國際 金 融 中 心 。
70 至 80 年 代 香 港 金 融 業 迅 速 發 展 , 並 形 成 為 國 際 金 融 中 心 。 在 這 時 期 , 香 港 銀 行 、証 券 、 外 匯 、 黃 金 、 保 險 等 行 業 均 迅 速 發 展 起 來 。
http://personal.cityu.edu.hk/~50262794/Ctext/

澳門經濟:
在300多年前,爆竹、火柴和神香為澳門三大傳統手工業(各有大小工場和山寨廠等形式)。1950年代中期,小規模的膠鞋廠、搪瓷廠、手套廠、小五金廠相繼出現。不少工業產品遠銷東南亞及歐美各國,標誌著澳門的現代工業起步。踏入1970年代,製衣、針織、彩瓷與電子、玩具和人造花等行業取代上述傳統手工業支配澳門經濟。到1980年代,是澳門工業的全盛時期,成為澳門四大經濟支柱之一,因為配額制度關係,紡織品(多為出口成衣)及新興產業包括其它輕工業(如玩具、人造花和電器產品)佔較重要地位,美、法和當時西德為澳門的出口大國。

1980年代中期,當時全澳有工廠2700家,就業人員8萬多人,產值佔全澳總產值的37%,成為澳門經濟的第一大產業,是澳門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但到了1980年代末期,澳門工業競爭力下降。1990年代後,澳門工業的增長速度逐漸下降,甚至出現連年負增長。

1993年下半年起內地宏觀調控,物業市場轉冷,紡織業紛紛北上設廠同時關閉澳門廠房以減少工資成本,加上回歸前治安不好和金融風暴,當時澳門經濟幾乎停滯不前,1996年至1999年更經歷了經濟負增長(最多達-4.6%,1998年)。

自特區成立後,改善治安之餘,澳門定位為博彩旅遊業發展的城市,而且2003年內地開展港澳個人遊方式來澳門後,內地居民來澳更為方便。根據澳門統計普查局資料,2005年本澳入境旅客總數為1,879萬人次,較2004年上升12.2%。對外貿易方面,據經濟局資料:2005年全年總出口貨值為198.2億澳門元,出口產品以紡織、成衣類為主,出口貨值下跌15.1%至180.7億澳門元,佔整體出口貨值77%,非紡織品出口方面以機器設備與零件及鞋類為主;而進口則上升12.3%,達313.4億澳門元,貿易逆差為115.2億澳門元。
由於2004年澳門經濟強勢增長,主要受惠於博彩旅遊業,但亦帶動建築業、服務性行業、餐飲業和保險業也略有增長。
展望澳門經濟,除了優化博彩旅遊業之外,澳門政府亦冀望能趁勢重新將澳門定位,計劃變身成區域性的旅遊﹑會議展覽中心及泛珠三角發展框架範圍內中小企業的服務平臺。
一直以來澳門的主要收入都來自旅遊業和博彩業。2002年,博彩業收入提供四成以上的國民生產總值,而在2006年,博彩業為澳門帶來558.84億澳門幣(約69.5億美元)的收入,比2005年增加100.84億澳門幣[41],佔財政總收入的73%,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3.4%。

澳門的博彩業於1847年在葡萄牙的管治之下開始合法化,自此以後,澳門以「東方蒙地卡羅」之名廣為世界所知,博彩業更成為了澳門經濟的重要一部份,為澳門的龍頭產業,博彩收入在2006年已經超越美國拉斯維加斯。

工商業
澳門的旅遊發展朝向渡假式消閒娛樂方向,因而在商業方面的發展亦會受惠,商業在旅遊博彩業的帶動下將會繼續發展。對外貿易方面,據經濟局資料:2005年全年總出口貨值為198.2億澳門元,較2004年下跌12.1%,出口產品以紡織、成衣類為主,出口貨值下跌15.1%至180.7億澳門元,佔整體出口貨值77%,非紡織品出口方面以機器設備與零件及鞋類為主;而進口則上升12.3%,達313.4億澳門元,貿易逆差為115.2億澳門元。進口商品以消費品、原料及半製品居多,主要貿易伙伴包括有美國、歐盟、中國內地、日本和香港等。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E%B3%E9%96%80&variant=zh-hk#.E6.AD.B7.E5.8F.B2

三人口
澳門人口
據特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最新公布的人口數據顯示,。截止2006年6月30日,澳門的居住人口為50.3萬人,澳門半島每平方公裡的人口密度為25,000人,仔為6,740人,澳門半島內的聖安多尼堂區人口密度為94,743人,澳門有可能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

澳门统计暨普查局资料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3月31日,澳门的居住人口估计约为520,000人,当中以华人为主,占总人口的97%,葡萄牙人(包括在澳门的土生葡人)及其他外国人则占3%,其中外地雇员有71,182名。[5]
居住人口中48.8%为男性,51.2%为女性。女性人口的比例较男性为高,主要原因是外地雇员及来澳的
移民当中,女性约占六成。居住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5.3岁,在居住人口的年龄结构方面,0-14岁的青年人口占15.2%;而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7.0%。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而出生人数相对较少,澳门跟世界很多国家/地区一样,人口步入老龄化。澳门半岛的居住人口有43.3万人,占86.4%,而氹仔的居住人口有6.3万人,占12.6%。路环居住人口3292人约占0.7%。按堂区分析,花地玛堂区的居住人口达20.1万人,占总数40.0%,其次是圣安多尼堂区,有11.3万人,占22.5%。澳门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地区[50],2006年的澳门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556人,人口密度最高的是圣安多尼堂区,每平方公里超过十万人,而路环的人口密度最低,每平方公里只有433人。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E%B3%E9%96%80&variant=zh-cn#.E4.BA.BA.E5.8F.A3.E5.88.86.E4.BD.88

據官方資料,1991年全澳居住人口爲355,693人,每平方公里19,760人。從1981年到1991年的年平均人口增長率爲3.94%。從1985 年開始,出生率呈逐年下降的趨勢,當年爲26.1‰,到1992到下降至17.9‰,新生嬰兒6,676人。至於死亡率,比較穩定。1986-90年平均爲4.5‰,1991年爲3.9‰。,計1,432人。  有與會者指出,400多年來,澳門人口自然增長慢,機械增長作用顯著,過往幾次大量人口遷入,都爲本澳社會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其中,高質素的外來人口是澳門發展的最積極因素。去年萬名投資移民   去年全年增加的兩萬多個人口中,佔半數屬於透過投資移民來澳定居的人士。   雖然早前貿促局公佈去年共批出三千五百九十七宗的投資居留申請宗數,但由於未知道每宗批出的申請,申請者會帶多少個家屬來澳定居,故投資居留的宗數未有全面反映人口增加的情況。 榮景吸引居民回流    除了投資居留人士“?大”澳門人口容量外,經濟好轉,吸引部分在早年往外發展的居民回流澳門,也是刺激人口增加的原因。   有?究表示,澳門經濟環境不景氣之時,不少居民尤以男性為主,紛紛到香港、臺灣等地尋求更佳發展,但隨?經濟增長加快,部分赴外地打工的澳門居民回流發展

香港人口
香港是全世界
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有6,380人。但這數目其實只是一個平均數字,個別地區的人口密度差別可以很大。簡單來說,城市的人口密度比新界地區為高,但隨著新市鎮發展伴隨而來的人口遷移,現時香港市區與郊區的人口密度差別,已比1970年度時的比例大大減低。[1]
香港的人口組成以
華人為主,佔總人口接近95%。早期的人口統計亦有計算人口中各省籍的比例,當中香港華人有過半數在香港出生,而大多數是廣府人,其次有四邑人及潮汕人。[2][1]而自從內地改革開放以後,來自其他省市的移民開始增加,但主要以來自福建的為主。香港的華人人口並不全是漢人,而是有不少其他少數民族,如回族滿族等。華人以外的種族,以菲律賓人人數最多,其次為南亞人、印尼人、泰國人、英國人、日本人和韓國人。
人口
截至
2005年7月,香港的總人口估計有6,943,600人,包括約21萬名流動居民。由於出生率不斷下降、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人口減少,香港人口暫時得以維持在七百萬以下。
截至
2006年年中,香港的總人口估計有6,994,500人。


*性別比率指每千名女性對男性數目,少於一千代表女多於男

香港人口空間分佈特點
 香港特區截至1998年9月共有人口668萬。香港島人口分佈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即沿不規則的海岸線和交通線呈線性分佈;"新界"也有兩條以上的分佈線,在海岸上匯合,形成了荃灣、沙田和大埔等人口聚居點。九龍半島南端成為主要人口集聚的中心。這樣的人口分佈規律在世界許多濱海城市是常見的。
http://www.bhkaec.org.hk/paper/nat01.htm


四.交通
澳門交通歷史
1925年,街坊車(即早期的公共汽車)出現。
1948年三輪車在開始引入澳門,在三輪車的高峰時期,全澳有超過七百輛,隨社會發展,三輪車的重要性逐漸被公共運輸所取代。
大約20世紀60年代,的士開始在澳門道路行走
1975年1月,福利巴士公司試行從英國購入的雙層巴士,其後,雙層巴士因殘舊而退役。
在水路交通方面,一向以來,澳門的沿海運輸和內地運輸都是很依重水路來與香港和海外聯繫。澳門半島西岸的內港碼頭,是廣州沿海等地貨運、漁船和渡輪使用的碼頭,共34個泊位。至於外港運輸方面,主要是使用港澳碼頭和九澳港。
至於航空交通方面,至於航空交通方面,由於香港航權問題,泛美航空公司曾在1937年4月18日開通美國至澳門航線,到了1961年澳門航空運輸引進了義大利 P-136 水陸兩用機飛行,每日有四班定期航班來往港澳兩地。當1963年,高速的水翼船投入服務後,由於不敵水翼船的低廉收費,幾年後結束了其生意。現時的直昇機客運是在1990年11月27日投入運作的。1995年11月9日澳門國際機場正式通航,開通國際航線包括中國、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

現況:
的士
1974年前,澳門的士(出租車)曾分澳門半島和離島兩種不同地區之的士牌,但現在已不分地區了。澳門的士所用的是柴油車,
私人車輛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截至2007年六月底,本澳的行駛車輛總數為169,410架,電單車及輕型私家車分別有88,509架及69,167架,
巴士
澳門境內巴士服務由兩家巴士公司營運,分別是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和澳門公共汽車有限公司。
跨境巴士服務由岐關車路有限公司、香港中旅跨界巴士 (代理)、提供來往澳門、香港和中國內地的客運服務。
人力三輪車是澳門富特色的旅遊交通工具,
纜車
松山纜車是全球最短的纜車,僅長186公尺。
輕鐵
主條目:澳門輕軌
預計2011年底竣工,首期全長20公里,設有23個車站,票價為澳門幣3至4元。首期輕鐵的路線是由關閘口岸至終點?仔北安客運碼頭,途經關閘、黑沙環、外港碼頭、新口岸新填海區、南灣區、媽閣,經西灣大橋往澳門運動場、望德聖母灣大馬路、路?城、澳門國際機場及北安碼頭。

水路交通
全澳門共有四個主要港口,分別是:
內港碼頭:位於澳門半島的西面,一水道之隔面對珠海市灣仔,為主要的內河航運的碼頭。
外港碼頭:新港澳碼頭位於澳門半島東面,往來香港、澳門及中國內地的航運輸紐。
北安客運碼頭:由於碼頭仍在建設中,所以碼頭首兩年也是以臨時方式來營運。
九澳港(亦稱深水港):位於路環島的東北面的深水港,現為澳門貨櫃碼頭的所在地。


澳門交通問題
澳門的交通工具主要由陸路、水路和航空交通所組成。澳門佔地雖小,但其陸路交通的道路網路和其他大城市一樣建有公路、橋樑及隧道等。由於道路設計、政府不願限制私人車輛數目,另一方面近年兩間專營巴士公司因為員工不足為理由大幅減少巴士班次,而且也沒有為澳門的近年急速轉變而改善巴士的路線、班次、車型、服務及員工褔利。除此之外,近年澳門新增多項大型建設,但全澳門的士的數量只有820架!由於在澳門搭的士不是容易的事情,再加上巴士班次及車型不能滿足需求。所以澳門公共運輸設備嚴重不足、交通擠塞和汽車流量過大等都是存在已久的交通問題。

解決方法
澳門政府目前正研究興建澳門輕鐵系統的可行性,亦在西灣大橋預留列車軌道,希望於2008年動工,預計2011年後建成。但迄今(2007年)仍是中國唯一沒有鐵路的省級行政區。澳門的陸路交通以巴士、的士、私家車和電單車為主,另外富有特色的人力三輪車仍在路上行駛。


航空交通
澳門航空交通主要為飛機及直升機兩種。飛機使用?仔島東面1995年啟用的澳門國際機場,客貨兩用。
參考網頁: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E%B3%E9%96%80%E4%BA%A4%E9%80%9A&variant=zh-tw

香港交通工具
演變歷史
人力車 1860年 自從人力車從日本引進香港後,因速度較轎,山兜快,成為世紀初的重要交通工具。直至1962年,人力車已及不上先進交通工具的速度,政府便停止發牌。
鐵路 1910年10月通車自 從 輕 鐵 系 統 於 1 9 8 8 年 9 月 啟 用 以 來 , 至 今 路 線 已 擴 展 至 3 1 . 7 5 公 里 , 共 5 7 個 站 。 輕 鐵 部 共 有 輕 鐵 車 輛 1 1 9 架 ,
巴士 20年代初社會大眾普遍認為需要一種公共交通工具服務市民。當時的淺水灣已有海灘,酒店等,但無公車可直達,市民不願前往遊玩。政府於是考慮設立民間巴士公司。當時有3間巴士公司,分別是九巴,中巴及啟德。
小巴 4,350輛小巴營運 2,646輛綠色小巴(1975年) 1,704輛紅色小巴(1970年)
的士 早於1920年代,香港島已有的士行駛,並於1926年引入九龍。
渡輪 1873年 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中間是一個海港,現在有海底隧道,過海十分方便,但在早年市民要來往兩島,就非靠船隻不可,世紀初主要的渡輪公司有兩間﹕天星小輪和油麻地小輪。
電車 電車早在1902年便在香港出現,不過當時只是行走山頂路線,即是今天的纜車。
纜車 1888年建造完成。由港督德輔剪綵,5月30起開始服務。

香港交通問題:
1. 地理因素
香港土地稀少.土地利用競爭劇烈.加上地勢崎嶇不平.海拔50米以下的平地佔全港總面積的18%
 這些因素都限制了城市以及交通的發展
2.新市鎮的發展
市區土地幾乎用盡.大量人口遷往新市鎮.由於市民仍然在市區內工作.使新市鎮與市區的 來往聯繫極之頻繁.加重了連接新市鎮與市區 的交通壓力.例如屯門公路
• 3.新界高尚住宅區的出現
• 中產階級人士為了追求更佳的居住環境,故遷往郊區居住,例如元朗的錦繡花園,西貢的匡湖居等...居住在這些地區的人士多擁有私家車,故汽車的使用量不斷增加.
• 以上出現的問題會做成交通擠塞,交通擠塞往往會做成   
• (1)時間的浪費
• (2)阻礙了人際交往和貨物的流通
• (3)交通意外增加
• (4)擠塞汽車噴出的廢氣加劇了空氣污染的程度

五.環境污染
澳門環境污染
在澳 門,最令人憂慮的是環 境 污 染 中 的 交 通 性 污 染。交 通 性 污 染 在 路 、 車 比 率 極 高 的 澳 門 顯 得 更 加 突 出 , 而 相 應 的 治 理 措 施 卻 顯 得 貧 乏 無 力 ... ... 交 通 工 具 帶 來 方 便 也 衍 生 環 境 污 染 在 澳 門 , 感 受 最 直 接 的 屬 汽 車 和 摩 托 車 , 因 為 這 兩 類 車 輛 幾 乎 無 處 不 在 , 遍 及 大 街 小 巷 或 門 前 屋 後 。 其 次 是 輪 船 和 飛 機 , 因 為 這 兩 類 工 具 在 對 外 交 通 方 面 發 揮 相 當 重 要 的 作 用 。 上 述 交 通 工 具 既 為 澳 人 帶 來 方 便 , 卻 也 對 環 境 產 生 了 負 面 的 影 響 。
http://www.ambiente.gov.mo/tchinese/07/lotus10/l1015.asp

問 題 今 天 的 環 境 問 題 都 分 為 不 同 的 層 面 , 雖 然 各 個 層 面 之 間 有 明 顯 的 互 動 。 在 地 方 層 面 上 , 一 般 是 除 了 與 市 內 空 間 有 關 的 方 面 ( 如 噪 音 、 廢 物 處 理 、 供 水 、 空 氣 及 水 污 染 等 ) 外 , 主 要 是 都 市 化 及 都 市 設 計 的 問 題 。

在 地 方 與 區 域 層 面 的環 境 問 題 上 , 7 0 至 8 0 年 代 解 決 了一 些 , 但 又 忘 卻 了 一 些 。 現 在 全 球 的 注 意 力 集 中 於 全 球 層 面 的 環 境 功 能 失 常 的 直 接 成 因 方 面的 問 題 , 其 中 包 括 了 無 限 制 地 開 採 某 些 自 然 資 源 , 例 如 森 林 植 被 的 減 少 及 不 能 自 我 恢 復 , 能源 的 開 發 、 轉 換 、 運 輸 及 使 用 。 一 方 面 , 要 發 現 這 些 成 因 所 需 的 時 間 極 長 , 尤 其 是 他 們 與 某些 結 果 的 關 係 , 需 時 實 在 太 長 了 。 另 一 方 面 , 要 短 期 或 中 期 內 改 變 這 些 成 因 實 在 不 太 容 易 ( 假 如 你 還 相 信 改 變 是 可 能 的 話 ) 。 然 而 ,更 嚴 重 的 是 , 即 使 改 變 是 可 能 的 , 我 們 卻 不 知 道 要 多 少 時 間 才 能 夠 令 大 自 然 回 復 到 原 來 的 樣子 。 在 另 一 方 面 , 基 於 我 們 的 挑 釁 , 大 自 然 開 始 有 反 應 了 。 我 們 不 能 排 除 某 些 自 然 災 害 是 與 這 些 反 應 相 關 的 。

http://www.ambiente.gov.mo/tchinese/07/lotus10/l1013.asp

香港環境污染:香港現正面對兩類空氣污染問題 — 路邊空氣污染和區域性的煙霧問題。路邊空氣污染主要來自柴油車輛的廢氣;而區域性的煙霧問題則是由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車輛、工業及發電廠排放的污染物引起。政府透過發牌制度,對發電廠的空氣污染物排放作出嚴格的限制。因此,雖然過去多年本港的電力需求不斷增加,但發電廠的污染物排放量卻大幅減
歷年空氣規劃指引的統計數



香港環境保護的歷史
在過去數年中,空氣污染導致能見度急劇降低,充分反映出香港的環境問題在惡化。
環境狀況
在處理環境問題方面,環保署成績斐然。但是,香港的環境在某些方面仍繼續惡化,人口的迅速膨脹更是雪上加霜。過去30年來,人口每10年約增加100萬,預計到2016年,香港人口將達到890萬,比1998年多了220萬人。
但是,隨著香港的日益富裕,污水量及廢物量亦明顯增加。單是在1980年至1990年的10年間,污水量及廢物量就增加一倍。現時,當局採雙管齊下的方式解決水污染的問題,一是工程計劃,另一是法例管制。到2008年,現在排入維多利亞港的污水,大部分會引至污水處理廠處理,隨後經南丫島東面的污水渠口排放。但是,由於人口的增長,排污系統仍急需改進。另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是廢物量不斷增加,使堆填區的容量急劇減少。在香港,車輛數目不斷增加,汽車排出的廢氣顯然對公眾的健康構成危害。

倡導機關
在環境問題上,形象最高,且負責處理絕大部分日常工作的,是政府的環境食物局和環境保護署。前者全面掌管環境決策,而後者則負責執行政策及提出新的倡議。兩者成立的時間都不長,只有不到15年的歷史。設立的原因,是因為從七十年代起,污染問題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同時亦因為政府曾承諾設立適當的環保倡導機關。
但是,在八十年代,隨著新市鎮不斷增加,而且社會人士的政治意識日強,日益關注環境問題,因此萌生需要,成立一個更有份量對抗污染的部門。1986 年,環境保護署成立,匯集六個政府部門的資源承擔這項重任。環保署接管所有防治和管制污染的工作,包括規劃香港的污水和廢物管理計劃。至於保育大自然的工作,則仍然由漁農處負責。
http://www.llc.edu.hk/interests/Environmental%20%20Protection%20Society/epinhk.htm

2008年1月1日 星期二

12A第1組!! 高美士同學對全球水資源缺乏與生活關係的研究

12A 第一組
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一節~~~水資源缺乏之中國篇

中國水資源人均佔有量少,在正常情況下全國年缺水總量為300億~400億立方米,每年有1億~3億畝農田受旱,669座城市中有400餘座供水不足,在32個百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個長期受缺水困擾。隨著全國用水量持續增長,水資源短缺進一步加劇。
我國以占世界6%的可更新水資源和9%的耕地,養活了佔全球22%的人口,其中水利建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國水資源形勢仍不容樂觀。

水生態和環境安全面臨威脅,主要表現為水土流失嚴重、乾旱成災和地下水超采。目前我國水土流失面積35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37%,每年流失的土壤總量達50億噸。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土地退化、草場沙化、生態惡化,造成河道、湖泊泥沙淤積,加劇了江河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

第二節~~~水資源危機之世界篇!!!

世界水資源大會曾指出,目前全球每3人就有1人未來將陷入缺水危機。2000年,缺水問題影響全世界20%人口,約30個國家;但到2025年,全球將有30%的人、50個國家,將面臨缺水危機。
50年後 32億人缺水,缺水嚴重的劇碼全球接力上演。目前,全球約1/4人口生活在「物理性缺水」地區。在這些地區,自然力量、過度使用、不當的農業生產方式等因素,導致地下水位不斷下降,江河日益乾涸。但另外還有10億人口面臨「經濟性缺水」,他們缺乏必要的基礎設施從江河和涵水層取水。

缺水嚴重的劇碼全球接力上演。目前,全球約1/4人口生活在「物理性缺水」地區。在這些地區,自然力量、過度使用、不當的農業生產方式等因素,導致地下水位不斷下降,江河日益乾涸。但另外還有10億人口面臨「經濟性缺水」,他們缺乏必要的基礎設施從江河和涵水層取水。使各國政府投入大量資源於水資源相關建設中,包括水源保護、水源淨化、運輸配給等等。

聯合國全球報告中還警告,到2050年,全球1/5人苦於水災、32億人將因缺水而沒有食物,霍亂、瘧疾將再度肆虐,到時候全球將有大規模的物種滅絕,全球1/3的人類因缺水而變成難民。


第三節~~~為什麼會缺水?.?

第一個原因,地球提供可用的清水供應原本就已非常稀少。

地球現存高達97%的水屬於海水,不便於人類直接使用,適合人類直接使用的淡水只佔地球全部水的3%,其中約70%存在南、北極巨大冰帽和高山冰川的固態水中,另外30%的清水有75%被污染,剩下25%才為可用之清水,所以全球真正可供使用清水只有0.225%。加上水循環極為緩慢,一滴水需耗時3千年才得以形成,水資源顯得格外珍貴。

第二個原因是全球人口急速增長、新興國家快速發展,水資源供不應求。

1930年全球人口約為20億,1987年達到50億,目前全球人口已經突破60億。新興國家人口與工商業活動高度成長,基礎建設需求龐大,工商業消耗水量超乎想像。民生與工商業用水需求與日俱增,加上水形成的速度,遠趕不上人口成長的速度。根據統計,與100年前相比,全球人口已增加了3倍,但水的耗用量已增加了7倍。
全球暖化 加劇危機

新興國家中,如中國,目前已被聯合國列入全球13個缺水國家之一,平均每人可得到的水資源僅為全球平均的1/4,約有半數的中國城鎮供水短缺,其中100個城鎮面臨嚴重水荒。另外如印度,印度新德里可能在15年內就用完它的地下水資源。

第三個原因是全球暖化,加劇了水資源缺乏危機。

科學家預測,全球暖化所帶來的降水減少、水蒸發作用增加,及冰山融化速度改變,蓄積大量淡水的溼地乾枯消失,將導致全球旱情嚴重。

在西非和中非有6個國家,2000萬人口依賴「乍得湖」生存。但是在過去的38年中,這個湖縮小了95%。在中國,有2/3的城市嚴重缺水。原來世界第四大內陸湖鹹海,水位下降了16公尺,水域已經減少了一半。

最後,浪費水也是使水資源缺乏的元兇之一。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今年發表的報告指出,一些世界最富裕的城市,例如雪黎、休斯頓等,耗費的水資源遠遠多於所能補充的。而在倫敦,由於輸水管道老化而造成滲漏所浪費的水資源大 每天能注滿300個奧運比賽標準規格游泳池。美國及中國因管線老舊所流失的水份比例超過20%以上。


第四節~~~水務建設 全球砸重金

聯合國成員國已經達成一致協議,至2015年要將全球缺乏可靠、持續和安全的飲用水供應人口減少到目前的一半,全球每年用於自來水供應和消毒的費用是150億美元,而為了達到上述減半目標,相關供應及消毒的費用必須增加一倍,即300億美元。

美國未來20年將花費高達1萬億美元進行水管改善,此部份約占美國GDP的9%。中國在十一五計劃中有關水務方面總投資達6000億人民幣,其中4000億人民幣用於污水處理。

目前開發中及已開發國家每年花費800億美金在水資源相關基礎建設方面,估計未來15- 20年,每年水資源建設支出將高達1,800億美金。

國際淡化協會(IDA)統計,自1960年以來,全世界應用淡化技術開發的水源量正逐年增加,目前正在規劃與興建海水淡化廠的國家包括:沙烏地阿拉伯、日本、美國、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中國(香港、天津)、韓國、印尼等,顯示水資源缺乏問題已引起各地政府的重視。

過去幾年全球水價已陸續調漲30~50%,調漲過程即意味著新商機的存在。根據雷曼兄弟統計,目前全球水資源產業總規模高達4,000億美元。近幾年,多國政府大量投入水資源相關公共資源建設,也使民間相關產業一夕爆紅。

組長:韋比度(23) 組員:張志忠(4),高京陽(11),溫偉明(25) !

分工:

資料搜集:韋比度,張志忠

資料篩選:溫偉明,高京陽

資料考察:全組

問卷設計:全組

問卷調查:全組

問卷綜合數據:韋比度,張志忠

問卷數據分析:溫偉明,高京陽

報告撰寫:韋比度

<<從澳門角度看全球環境三大危機>>

<<從澳門角度看全球環境三大危機>>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酸雨
一.“酸雨”的發現
  近代工業革命,從蒸氣機開始,鍋爐燒煤,產生蒸汽,推動機器;而後火力電廠星羅齊布,燃煤數量日益猛增。遺憾地是,煤含雜質硫,約百分之一,在燃燒中將排放酸性氣體 SO2;燃燒產生的高溫尚能促使助燃的空氣發生部分化學變化,氧氣與氮氣化合,也排放酸性氣體NOx。它們在高空中為雨雪沖刷,溶解,雨成為了酸雨;這些酸性氣體成為雨水中雜質硫酸根、硝酸根和銨離子。1872年英國科學家史密斯分析了倫頓市雨水成份,發現它呈酸性,且農村雨水中含碳酸銨,酸性不大;郊區雨水含硫酸銨,略呈酸性;市區雨水含硫酸或酸性的硫酸鹽,呈酸性。於是史密斯首先在他的著作《空氣和降雨:化學氣候學的開端》中提出“酸雨”這一專有名詞。中國科普博覽網(2007年12月29日)
二.何謂酸雨:
顧名思義,雨是酸的。其正確的名稱應為「酸性沈降」,它可分為「濕沈降」與「乾沈降」兩大類,前者指的是所有氣狀污染物或粒狀污染物,隨著雨、雪、霧或雹等降水型態而落到地面者,後者則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從空中降下來的落塵所帶的酸性物質而言。在化學上定義水之pH(酸鹼)值等於七為中性,小於則是酸性。酸雨(2007年12月14日)純粹的雨水是中性的。酸雨則因雨水中溶解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氣體,表現出明顯的酸性。酸雨,被人們稱作“天堂的眼淚”或“空中的死神”,具有很大的破壞力。它會使土壤的酸性增強,導致大量農作物與牧草枯死;它會破壞森林生態系統,使林木生長緩慢,森林大面積死亡;它還使河湖水酸化,微生物和以微生物為食的魚蝦大量死亡,成為“死河”、“死湖”。酸雨還會滲入地下,致使地下水長時期不能利用。中國網(2007年12月14日)

三.酸雨之成因
造成雨水酸化之污染物很多,其污染來源大致可分為兩類: 其一為自然物質,其二為人為物質。前者如:火山爆發噴出大量之硫化物及懸浮固體物,自然水域表面釋放之硫化氫,動植物分解產生有機酸,土壤微生物及海藻釋放之硫化氫、二甲基硫及氮化物等,都會使雨水之pH值降至5.0左右;後者則為工業化後,燃料之大量使用,燃燒過程中產生一氧化碳、 氯化氫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及有機酸及懸浮固體物,排放至大氣環境中,經光化學反應生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質使 得雨水之pH值降低,形成酸雨。




酸雨形成圖   






雨水沖刷污染物之機構,包括雨除作用(Rainout)及雨沖作用 (Washout) ,前者為高空雲層內之現象,污染物在雨滴形成之初期即被吸收(如:凝核作用等),降雨時直接伴隨雨滴下降;後者為雨滴在降落過程中﹐將下層大氣中之污染物沖刷至地面之現象。
  SO2與NOx是造成雨水酸化最主要之污染物。 SO2氧化成SO42-之基本機構包括:氣相光化學氧化及液相溶解SO2之氧化。在氣相光化學氧化中,若有碳氫化合物(HC)之存在,則其反應速率增快很多,在SO、之氧化反應中,以參與自由基(如 : OH、HO2 等)作用者貢獻最鉅,液相氧化機構,包括催化與非催化反應,前者之反應速率遠超過後者,而最有效之催化劑 M為Mn2+、Fe3+、Cu2+ 等微量金屬。SO2、氧化成SO42-之反應式,可以下式表示:
2SO2+O2 → 2 SO3 SO2+O2+O+M → SO3+M SO2+O2+OH+M → HOSO2+O2+M SO2+O2+HO2 → SO3+OH- SO3+H2O → H2SO4 SO2+O2+H2O → SO32- +2 H+


 NOx氧化成硝酸鹽,可經由NO與NO2之氧化達成。前者可與空氣中之O2或O2及金屬催化物發生化學反應,形成NO2、無機 性硝酸鹽或過氧硝酸乙醯脂(PAN)等物質。後者可被微粒表面吸收,轉變為無機性硝酸鹽或硝酸,硝酸再與氨(NH3)反應生成硝酸銨(NH4NO3) 而得;或經由水滴之直接吸收,將溶解之NO2轉變為NO3-,其反應式,可以表示如下:
2 NO + O2 → 2NO2 NO + O3 → NO2 + O2 NO2 + O3 → NO3 + O2 NO3 + NO2 + H2O → 2 HNO3 NO2 + OH + M → HNO3 + M NO2 + RCOO → RCOONO2 3 NO2 + H2O → 2 HNO3 + NO 4 NO2+ 2 H2O + O2 → 4 HNO3 HNO3 + HN3 → NH4NO3 NO2 + H2O + M → H+ + NO3- + M
化學與環保(2007年12月29日)




四.污染物來源
造成雨水酸化之污染物質有SO2、NOx、HCl、有機酸等。 · 二氧化硫 ( SO2 ) 主要來源為燃料之燃燒,如燃煤或燃油之火力電廠,其次為工業生產程序之排放,如煉油廠、精煉廠、硫酸工廠等。 · 氮氧化物 ( NOx ) 為高溫燃燒下之產物,其來源有燃料之燃燒,如:燃煤與燃油之火力電廠,交通工具之排氣,工業生產程序以及閃電,由下圖可窺知目前台灣地區各污染來源之排放總量。 · 氯化氫 ( HCl ) 則源自海水飛沫、鹽酸工廠、焚化爐排放之廢氣、廢金屬回收冶煉及交通工具之排氣等。氨主要來自土壤中氮化物之分解,優養水域表面、動物糞尿。農田施肥及肥料工業,亦可由燃燒產生。有機酸 有機酸之來源則為甲醛之氧化、海洋中石蠟物質之氧化、植物及細菌活動等。化學與環保(2007年12月29日)
一,化石燃料與酸雨
  酸性物質SOx,NOx排放人工源之一,是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燃燒,無論是煤,或石油,或天然氣都是在地下埋藏多少億年,由古代的動植物化石轉化而來,故稱做化石燃料。科學家粗略估計,1990年我國化石燃料約消耗近700百萬噸;僅占世界消耗總量的12%,人均相比並不驚人;但是我國近幾十年來,化石燃料消耗的增加速度,實在太快,1950年至1990年的四十年間,增加了30倍。不能不引起足夠重視。
二,工業過程與酸雨
  酸性物質SOx,NOx排放人工源之二是工業過程,如金屬冶煉:某些有色金屬的礦石是硫化物,銅,鉛,鋅便是如此,將銅,鉛,鋅硫化物礦石還原為金屬過程中將逸出大量SOx氣體,部分回收為硫酸,部分進入大氣。再如化工生產,特別是硫酸生產和硝酸生產可分別跑冒滴漏可觀量SOx和NOx,由於NO2帶有淡棕的黃色,因此,工廠尾氣所排出的帶有NOx 的廢氣象一條“黃龍”,在空中飄蕩,控制和消除“黃龍”被稱做“滅黃龍工程”。再如石油煉製等,也能產生一定量的SOx和NOx。它們集中在某些工業城市中,也比較容易得到控制。

三,交通運輸與酸雨  酸性物質SOx、NOx排放人工源之三是交通運輸,如汽車尾氣。在發動機內,活塞頻繁打出火花,象天空中閃電,N2變成NOx。不同的車型,尾氣中NOx 的濃度有多有少,機械性能較差的或使用壽命已較長的發動機尾氣中的NOx 濃度要高。汽車停在十字路口,不息火等待通過時,要比正常行車尾氣中的NOx濃度要高。近年來,我國各種汽車數量猛增,它的尾氣對酸雨的貢獻正在逐年上升,不能掉以輕心。人們常說車禍猛於虎,因為車禍看得見摸得著,血肉模糊,容易引起震動;污染是無形的,影響短時間看不出來,容易被人忽視。
中國科普博覽網(2007年12月29日)




五.酸雨的分佈
酸雨影響的範圍非常之廣泛,而且影響的地方可能離開源頭很遠。例如:英國發電廠排出的酸性氣體可能會吹至德國,挪威等地,下降酸雨;而香港的酸性氣體可能會吹至國內。根據政府公佈的資料顯示,本港超過六成的二氧化硫及四成半的氮氧化物都是由發電廠所排出。由於主要的發電廠都在香港西面的位置,所以這些含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酸性氣體都會隨著東南風吹離本港,加重珠江三角洲酸雨的問題。由此可見,空氣污染是沒分國界,任何一處產生的污染物,都可以擴散到其他地方,造成跨國界污染。目前,全球已形成三大酸雨區。我國覆蓋四川、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蘇和青島等省市部分地區,面積達200多萬平方公里的酸雨區是世界三大酸雨區之一。我國酸雨區面積擴大之快、降水酸化率之高,在世界上是罕見的。世界上另兩個酸雨區是以德、法、英等國為中心,波及大半個歐洲的北歐酸雨區和包括美國和加拿大在內的北美酸雨區。這兩個酸雨區的總面積大約1000多萬平方公里,降水的pH值小於0.5,有的甚至小於0.4。


六.酸雨的影響
酸雨對每一個生態都會造成破壞,例如:

1.人類
酸雨對人類的影響,我們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會〝禿頭〞,但是否真正會導致禿頭,科學家們仍再努力研究,但大家還是少淋雨為妙。
  酸污染對人類最嚴重的副作用就是呼吸方面的問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射出物會引起呼吸方面的問題,例如哮喘、乾咳、頭痛、和眼睛、鼻子、喉嚨的過敏。對人類而言,酸雨的一個間接影響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有毒金屬被水果,菜蔬和動物的組織吸收。雖然這些有毒金屬不直接影響這些動物,但是吃下這些動物卻對人類的產生嚴重影響。例如,累積在動物器官和組織中的汞與腦損傷和神經混亂有關聯的。同樣地,在動物器官中的另一種金屬,鋁,與腎臟的問題有關,近來也被懷疑與老年癡呆症的疾病有關。

酸雨網(2007年12月14日)

2. 樹林生態 :當酸雨降至樹林,樹林裡的泥土會變得更酸,酸鹼值可能低至3– 4,泥土變酸會直接影響植物及泥土裡的生物。每種植物的生長有賴於泥土的養份及酸鹼值,酸鹼度過高或過低會妨礙植物生長,嚴重者可引致死亡,每種植物能夠適應的酸鹼值各有不同,有些只能生長在狹窄的酸鹼值範圍內,有些能夠抵受較酸或鹼性的泥土,所以泥土的酸鹼度一旦改變,植物的種類亦隨即改變。酸雨亦能改變泥土的養份,皆因酸雨可以溶解/分解泥土中的礦物質,被分解的礦物質會隨著流水而沖走,泥土養份繼而流失,植物缺乏營養不能生長。酸雨亦會直接影響植物本身,當酸雨降至葉面上,帶有酸性的水可能會侵蝕及破壞葉層的構造,長期影響可導致葉功能喪失,光合作用停止,整個樹林生態被受破壞,失調,甚至崩潰。當植物死亡,泥土不能被抓緊,引致土壤不斷流失(Soil erosion),甚至造成山泥傾瀉(landslide)。所以,酸雨的破壞力及影響範圍並不是單方面,而是多方面。


3. 河流、湖泊生態:水是非常寶貴的資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水約佔地球三份之二的表面面積,主要集中於海洋、湖泊及河流,並可分為鹹淡水。酸雨對海洋影響不大,因為海洋儲水量龐大,而且四處漂流,所以當酸雨落在海洋後,好快會被沖淡,再加上海水含有大量鹼性物質,例如:甲殼類動物的軀殼 (蟹、蜆、螺等等),可以緩和酸性,大量減低酸雨的影響。不過,當酸雨落在河流,湖泊後,由於這些地方的儲水量不多,酸雨對水質的影響會比較嚴重,尤其是靜止的湖泊,當酸雨落到湖泊後,便會積蓄起來,水的酸性亦相繼增加,大量酸雨足夠殺害水生動植物,皆因每種水生物可以接受的酸度各有不同,不過如果酸鹼值低過5.0,湖泊、江河裡大部份生物都會死亡,生態被嚴重破壞,包括:
· 製造養份的細菌死亡,水含養量降低,浮游生物減少,導致魚類、殼類生物 (包括:蝦、蟹、貝殼類動物等) 因食物不足而數量減少,生態價值大大降低。
· 酸性的水質可直接影響魚類生理的循環,幼魚可能會提早成熟,但缺乏繁殖/生殖能力,令數量減少;酸性水又可能會導致魚類變成單性向,孵化出來的小魚大部份是屬於同一性別,雌性或雄性,大大減低繁殖能力。
· 酸性過高亦會直接影響身體機能,令到魚及其他生物體內與體外離子和水份交替失調,繼而死亡,挪威境內的湖泊就曾經出現過酸雨大屠殺魚類的情況。


4. 建築物的侵蝕:酸雨會對建築物造成破壞,尤其是用石炭岩石所建造的,酸雨會侵蝕建築物的表面,造成破壞,令到這些建築物/石像雕刻面目全非,價值不再。除了建築物外,石炭岩裡的石洞亦是經過酸雨的侵蝕而形成的。酸雨對建築物的侵蝕並非一朝一夕,而是要經過長年累月所造成。由於酸雨分佈範圍非常廣泛,世界各地著名的建築物及名勝都有被酸雨侵蝕過的痕跡。
酸雨 (Acid Rain)(2007年12月14日)



七.酸雨的改善方法
要解決酸雨問題,最重要的是從燃料入手,減少酸性物質向大氣的排放的方法有很多。
1. 使用清潔能源
2. 用固硫的型煤
3. 使用鍋爐固硫和脫硫
4. 發展內燃機代用燃料
5. 在汽車安裝催化淨化器
6. 在發電廠煙窗安裝滌氣器
7. 培植耐酸雨的農作物和樹種等
8. 減少製造空氣污染物
9. 改用超低硫柴油
10. 安裝催化轉換器
11. 引進石油氣的士
12. 發展可再生能源
13. 政府立法減少車輛廢氣

八.國際性防制計畫
1969年經濟合作開發組織 (OECD) 首先提出酸雨問題,各國才開始 作酸雨災害的觀察。1979年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簽定了「長距離越境大氣污染 條約」,共有糾個國家簽署。此後,在1985年國際間又締結了「赫爾辛基條約」 ,有18國同意在1993年前硫化物排出量必須較1980年減少30%。另依據1988年的索 非亞協定,有12國宣布1989年起10年間,各國應削減氮氧化物30%。而美國與加拿 大也在1980年締結「越境大氣污染同意書」 ,以共同合作防制酸雨。



第二節︰溫室效應
一.何謂溫室效應
是指地球大氣層上的一種物理特性 。假若沒有大氣層,地球表面平均溫度不會是現在 合宜的15℃,而是十分低的-18℃。這溫度上的差別是由於一類名為溫室氣體所引致,這些氣體吸收紅外線輻射而影響到地球整 體的能量平衡。 地面和大氣層在整體上吸收太陽輻射後能平衡於釋放紅外線輻射到太空外 。但受到溫室氣體的 影響,大氣層吸收紅外線輻射的份量多過它釋放出到太空外,這使地球表面溫度上升,此過程可稱為‘天然的溫室效應’。但由 於人類活動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結果讓更多紅外線輻射被折返到地面上,加強了‘溫室效應’的作用。香港天文台(2007年11月15日)

二.温室效應的形成
地球的大氣是由氮、氧及一些微量氣體組成。太陽輻射進入地球時,大氣層幾乎可以讓它穿透過去 ; 地球也放出長波輻射,但地球的長波輻射卻會遭到大氣層中某些微量氣體的選擇吸收。這些微量氣體選擇吸收了地球的輻射能後,有都分會再反射回到地球,因而使得大氣保存了部分輻射能,於是造成地球的溫度比其輻射平衡時的溫度高 , 大氣中因為有這些微量氣體選擇吸收了地球的長波輻射,並能夠保存部分輻射能,因而可以使地球溫度升高,我們稱這種作用為大氣的溫室效應(atmospheric greenhouse effecct) ; 會吸收地球長波輻射的氣體則稱為溫室效應氣體。大氣中最重要的溫室效應氣體有水汽、一氧化碳、臭氧、甲烷、氮氧化物及氟氡碳化物等。大氣中若溫室效應氣體含量增加,則大氣的溫室效應即會增強,當然大氣保存的能量也隨著增加,因而會造成溫度上升。
百度知道 (2007年11月15日)

三.温室效應氣體的種類及來源
溫室氣體佔大氣層不足1%。其總濃度需視乎各‘源’和‘匯’的平衡結果。‘源’是指某些化學或物理過程使到溫室氣體濃度增加,相反‘匯’是令其減少。人類的活動可直接影響各種溫室氣體的‘源’和‘匯’而因此改變了其濃度。大氣層中主要的溫室氣體可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s)及臭氧(O3)。大氣層中的水氣(H2O)雖然是‘天然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但普遍認為它的成份並不直接受人類活動所影響。香港天文台(2007年11月15日)
二氧化碳:主要是來自化石燃料在燃燒的過程中被氧化成二氧化碳;石灰岩被製成水泥的過程也釋出二氧化碳;土地的開發利用減少了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甲烷:甲烷為缺氧條件下有機物腐爛時所產生,或因化石燃料燃燒或天然氣直接逸出,有一半以上的甲烷是人為造成的(如農業、天然氣使用以及垃圾掩埋等),其餘則為自然界 (如溼地) 的排放。
一氧化亞氮:主要來源包括自然界以及人為排放。主要來源包括化學肥料、熱帶雨林砍伐、土地利用改變(森林轉為牧草或農作耕地)、農業活動刺激土壤排放。
氟氯碳化物:氟氯碳化物為人造化學物質包含清潔溶劑、泡沫噴出媒介、防燃劑、冷媒等,在1950年代才大量出現,而後迅速增加,後因蒙特婁公約的禁止,已不再增加。全球環境問題30問(2007年12月31日)
四.溫室氣體濃度的轉變
i) 二氧化碳(CO2)
夏威夷的冒納羅亞觀象台在1958年已開始對大氣層CO2濃度作仔細量度。CO2每年平均濃度由1958年約315ppmv(百萬份之一體積)升至1997年約363ppmv。冒納羅亞觀象台的數據亦反映了每年在北半球因為植 物呼吸作用而產生的週期變化:CO2濃度在秋冬季時增加而在春夏季時減少。與北半球比較,在南半球出現時間是剛剛相反,而且變化幅度較小,這種現象在赤度附近地區則完全看不到。
ii) 甲烷(CH4)
甲烷在大氣層中的增長速度已在近十年減少下來,但工業革命以前到1994年,甲烷含量由700ppbv增加到1721ppbv, 1980至1990的平均增長速度是每年13ppbv(十億份之一體積)。
iii) 一氧化二氮(N2O)
從工業革命以前到1994年,甲烷含量由275ppbv增加到311ppbv,而平均升幅是每年0.25%。現時在對流層的N2O濃度在312到314ppbv左右。
iv) 氯氟碳化合物(CFCs)
在多種人造的氯氟碳化合物中,以CFC-11及CFC-12的濃度最高,分別約為0.27及0.55ppbv(量度於冒納羅亞觀象台,1997)。從它們的‘全球變暖潛能’數值,顯示這兩種氣體吸收紅外線輻射的能力相當高,估計在八十年代期間除了CO2以 外,CFC-11及CFC-12在所有溫室氣體中對輻射力的影響已佔了三份之一。香港天文台(2007年11月15日)、全球環境問題30問(2007年12月31日)
五.氣候變暖
全球氣溫的大幅變化從很早就有,而且似乎具有一定的週期性。地球氣候在19世紀後葉脫離小冰河期,溫度逐漸上升。但是,溫度上升並非平穩而持續,其中也有較短暫的起伏。全球平均地面溫度在20世紀初上升相當快速,大約在1940年達到了最高溫。在35年之間(1905-1940)溫度大約上昇了0.6℃,1950年代溫度明顯下降,在1960年左右稍為回升,但基本上低溫持續至1980年代初才又迅速上升。1980年之後,其間仍有小幅度起伏,但大致上維持上升趨勢,在1995年達到最高溫。总体上來說,全球平均地面氣溫自19世紀末以來上升了0.3- 0.60C;最近40年則上升了0.2-0.30C。暖化最明顯的地區是400N-700N;有些地區則變冷。自1973年以來,海冰覆蓋面積無一致性的變化,有些地區增加,些地區減少。温室氣體與温室效應 (2007年12月31日)

六.温室效應的影響
十八世紀中葉工業革命以後,因為工業進步帶動了經濟繁榮。改善了人類生活水準,因而也加速了人口成長。由於人口成長得太快,地球資源有限人類為了繼續追求經濟發展,不得不過度開發地球的天然資源。於是大規模砍伐森林,以取得耕地,大量開採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以取得能源。這些人類活動會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促使大氣的溫室效應加強,導致全球的溫度上升。
首先,未來百年之中,溫度上升3℃的速率可能是地球歷史上溫度自然變異所僅見,而升溫的幅度亦可能是過去十萬年來最高的,現今氣候變遷的速率較之過去自然變遷加快了大約15~40倍。平均溫度在百年中激升3℃更意味著氣候體系中其他因子的劇烈變化,如全球降雨型態必然隨之改變,有些地方雨量大增,其他地方轉為乾旱,植物的分布將大為改變。美國環保署1988曾評估,全球暖化將使北美洲內陸中緯度地帶的夏季嚴重乾旱。除雨量外,風暴的路徑及頻度也將改變,土壤受侵蝕、搬運及淋餘作用的程度及速率也隨之改變,土壤化學的性質就變了。
據預測,兩極氣溫的增高,會導致格陵蘭與南極冰帽融化,海平面可能上升0.2到1.4公尺,陸地將變成茫茫大海,許多城市將被淹沒,居住在海岸線60公里以內的居民,占世界1/3的人口,將蒙受其害。中國大陸官方估計,海水面上升20公分,中國大陸沿海將有110萬公頃遭淹沒;50公分的海水面上升,則將淹沒孟加拉10萬公頃的土地。沿海低地沈沒海中,將使原來居住其地的居民流離失所,變成難民,因而可能導致社會、經濟及政治的動盪不安。另外,中緯度地區會面臨乾旱的威脅,許多農業地區將變成不毛之地的沙漠。
氣溫上升也會傷害人體的抗病能力、若再加上全球氣候變遷引發動物大遷徒,屆時極有可能促使腦炎、狂犬病、登革熱、黃熱病的大規模蔓延,後果相當可怕。可能有人認為這些現象不過是誇大其詞,但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普遍發生氣候異常,天災頻仍的現象。1980年夏季廣闊的亞洲大陸洪水泛濫 ; 印度北方大水淹沒2/3的土地;非洲西部的長期乾旱,使若干地區飢荒遍野;1991年中國大陸華東地區空前水患,更引起國人莫大的關注。1995年初歐洲萊茵河出現百年大洪水、加卅多年乾旱後出現大豪雨、西班牙持續5年大乾旱、美國7月熱浪造成上百人死亡、泰國10月底出現百年大洪水、菲律賓在10月底11月初至多十天之內竟出現2次颱風侵襲多人傷亡,今年英國、法國等地均出現百年難得一見的水患以上等等,均使得科學界相信:「氣候暖化」會使得今日到未來 50年間,氣候的變動(或震盪)愈來愈顯著,各地出現創紀錄的異常天氣現 象將愈來愈頻繁,造成這些異常氣候的原因,雖未完全了解,但大多數氣象學家認為,溫室效應的影響將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温室效應綱(2007年12月14)



七.對人類生活的潛在影響
i) 經濟的影響
全球有超過一半人口居住在沿海100公里的範圍以內,其中大部份住在海港 附近的城市區域。所以,海平面的顯著上升對沿岸低窪地區及海島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害,例如:加速沿岸沙灘被海水的沖蝕、 地下淡水被上升的海水推向更遠的內陸地方。
ii) 農業的影響
實驗證明在CO2高濃度的環境下,植物會生長得更快速和高大。但是,‘全球變暖’的結果可會影響大氣環流,繼 而改變全球的雨量分佈與及各大洲表面土壤的含水量。由於未能清楚了解‘全球變暖’對各地區性氣候的影響,以致對植物生態所 產生的轉變亦未能確定。
iii) 海洋生態的影響
沿岸沼澤地區消失肯定會令魚類,尤其是貝殼類的數量減少。河口水質變鹹可會減少淡水魚的品種數目,相反該地區海洋魚類的 品種也可能相對增多。至於整體海洋生態所受的影響仍未能清楚知道。
iv) 水循環的影響
全球降雨量可能會增加。但是,地區性降雨量的改變則仍未知道。某些地區可有更多雨量,但有些地區的雨量可能會減少。此外 ,溫度的提高會增加水份的蒸發,這對地面上水源的運用帶來壓力。香港天文台(2007年11月15日)

八.温室效應的改善方法
為了緩和氣溫上升的速率,必須使大氣安定化,也就是將大氣中CO2的濃度不再繼續增加,若要經濟發展只進不退的情況下,這是很難達成的目標,但如果人們能達成拯救地球的共識,以下幾點是可行的方法:
1.自我做起:降低能源的使用量及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從內心去珍惜能源、愛惜環境。在日常生活中,隨手關燈;節約用電,出門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能步行更好,以節省汽油的消耗量。這些都是我們每個人做得到的事。
2.開源節流:研究開發潔淨無污染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風力、水力、潮汐及氫燃料等,這些新能源的使用,一方面避免CO2的產生,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利用資源。鼓勵業者發展低耗能、低污染之產業,加強改善或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之產業,加強產業升級,引進相關技術,優先進行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二氧化碳排放削減。
3.綠色處方:停止砍伐原始熱帶雨林,熱帶雨林會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地球上氧氣總量的40%,都是經由亞遜河區的熱帶雨林產生。而今日人類大量使石化燃料、大量伐木,造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提高,使得太陽輻射熱傳入地球表面後,不易再反射出去。所以我們一方面要阻止現有森林的破壞,另一方面有計畫的造林, 大量培養植物,以發揮其淨化大氣的功能。
温室效應綱(2007年12月14日)

九. 相關的公約及條例
1.《地球温化应对措施之相关促进条例》
日本国会于1998年10月2日通过「地球温化应对措施之相关促进条例」,其目的在于因应京都议定书所带来的减量压力。该条例最终的立法意旨在于促使日本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少。不过,最具特色的在于此部因应温室气体管制专法,既不采取「命令控制模式」(command-and-control)亦不采取「经济诱因模式」(economic incentives)的管制机制,反而是以权责的划分与国民教育的推广为其规范核心。
2.《联邦二氧化碳排放减量法》
瑞士于1999年10月8日也正式通过了「联邦二氧化碳排放减量法」(Federal Law on the reduction of CO2 emissions),成为继日本之后第二个以专法因应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的国家。瑞士于1992年6月12日地球高峰会议时签署纲要公约,1993年12月10日批准公约,正式成为公约附录一及附录二的缔约国。叶俊荣論文(2007年12月31日)
3.《蒙特利尔议定书》
1987年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限制使用氟氯化碳和其他耗竭臭氧的化学物质。此前有研究表明,对于减缓和控制全球变暖,《蒙特利尔议定书》所带来的效果比《京都议定书》要高出5倍—6倍,因此,《蒙特利尔议定书》也被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赞为“迄今唯一最成功的国际协议。”目前,有191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签订了该协议,并且逐步淘汰了95%的消耗臭氧化学物质。科報网(2007年12月31日)
4.<京都議定書>
管制六種溫室氣體,其中CO2、CH4、N2O管制基準年為1990年,而HFCs、PFCs與SF6管制基準年為1995年。
制定跨國減量之京都機制:共同減量(JI)、清潔發展機制(CDM)及排放交易(ET)。
1990年以後人為活動之植樹造林可作為溫室氣體減量措施。
採差異減量目標,以1990年排放水準為基準,增減幅度如附:



京都機制
議定書除了具體規範已開發國家的減量責任外,其決議亦允許國家間透過彈性機制來達成共同減量之目的。
共同減量(JI):允許公約附件一國家間,共同成立減量計畫來達成減量目的。
清潔發展機制:允許公約附件一國家與非附件一國家的政府或民間部門,共同成立減量計畫來達成減量目的。附件一國家可以獲得減量成效,非附件一國家可以獲的資金與技術,來促進國家之永續發展。
排放交易:允許議定書附件B國家之間,透過交易的方式來達成減量之目的。
“溫室氣體增加之影響及對策探討”PPT報告(2007年12月16日)


第三節︰臭氧洞
一.臭氧洞的由來
1984年,英国科学家法尔曼等人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发现:在过去 10 — 15 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就会减少约 30%,极地上空的中心地带有近 95% 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一个“洞”, “臭氧洞”由此而得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现臭氧空洞,当时观察此洞覆盖面积只有美国的国土面积那么大。臭氧空洞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严重,已经逐渐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百度知道 (2007年11月15日)
臭氧层对人类作用巨大。可是,科学家大约在10几年前,就已实际观测到臭气层的“破洞”。 1985年,英国南极观测站的科学家法曼等人发现,从1977—1984年,南极郝利湾(Halley Bay)上空,春季时的大气臭氧含量大约减少了40%以上。其它研究团体也迅速证实了这项发现,并指出臭氧量急遽减少的这块区域,其面积甚至大于南极大陆,高度则是介于12-24公里之间的平流层。这就是所谓的臭氧层空洞。 人民網(2007年12月14日)
二.何謂臭氧層:
臭氧(O3)是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略帶有淡藍色的氣體,在大 氣層中,氧分子因高能量的輻射而分解為氧原子(O),而氧原子與另 一氧分子結合,即生成臭氧。臭氧又會與氧原子、氯或其他游離性物 質反應而分解消失,由於這種反覆不斷的生成和消失,乃能使臭氧含 量維持在一定的均衡狀態,而大氣中約有90%的臭氧存在於離地面 15到50公里之間的區域,也就是平流層(Stratosphere),在平流層 的較低層,即離地面20到30公里處,為臭氧濃度最高之區域,是為 臭氧層(Ozone Layer),臭氧層具有吸收太陽光中大部分的紫外 線,以屏蔽地球表面生物,不受紫外線侵害之功能。
三.臭氧洞的形成
令到臭氧層出現洞口的是一種化合物,叫氟氯碳化合物。這種化合物用于壓縮噴霧產品和冷氣機之上。臭氧層消失的原因在於,大量的氟氯碳化合物排放在空中,經由陽光的照射之後,這些氟氯碳化合物開始分解,大量的氯釋出在空氣之中,當遇到臭氧的時候,一連串的化學變化使得臭氧遭到破壞,更嚴重的是一個氯原子將可以破壞一萬個臭氧分子,地球各地臭氧層密度大不相同,在赤道附近最厚,兩極變薄。北半球的臭氧層厚度每年減少4%。現在大約4.6%的地球表面沒有臭氧層,這些地方成為臭氧層空洞,大多在兩極之上。
四.南极臭氧洞的形成原因
1985年,英国学者Joseph Farman等人发现,自1970年以来,9-10月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逐年迅速地下降。由於臭氧的减少会增加对流层紫外线的入射量,这份研究报告震惊全世界。在此之前,美国太空总署的卫星已经连续几年监测臭氧浓度,却因为系统的瑕疵,将低臭氧浓度值当成错误的资料,作了人为的调整,因而没有发现到此一现象。一旦将该瑕疵修正,卫星资枓验证了南极臭氧急遽下降的现象,更发现涵盖面积极广而且逐年扩大。 观测发现,臭氧浓度的减少主要发生在10-20公里之间, 南极上空的臭浓度原本就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冬季时,由於臭氧生命期较长,被大气环流从低纬度地区传送到高纬度地区,聚集在南极上空的环流涡旋之内,不易与涡旋外臭氧浓度较低的大气混合,因而维持高浓度。 到了春季,短波辐射的入射量迅速增加,臭氧为光解反应所破坏,浓度因此下降。 但从1970年中期至今,南极的春季( 9-10月)臭氧浓度逐年下降的现象已不止是季节变化的问题。百度百科(2007年12月31日)

五.臭氧洞的影響
臭氧層是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且臭氧層是地球的一片防護面紗,當它越來越薄時,相對的破洞也會越來越大,臭氧層的日漸稀薄,帶來人類極大的震撼,尤其當南極地區臭氧層的破洞被發現的時候,大家因此而警覺到臭氧層很有可能會因破壞而消失不見,屆時大量的紫外線直接侵襲地表,將造成地表生態的大浩劫。臭氧層在整個大氣層中雖然是薄薄的一層,卻是保障地球上萬物生長最重要的一層,沒有了它,對人體與自然生態將產生極大的危害。
科學家分析若臭氧層濃度減少百分之十,皮膚癌發生率升高百分之二十六,全世界亦將有一百六十至一百七十五萬名新白內障患者;其他生物如爬蟲類的卵因受紫外線照射,孵出的健康幼蟲減少因此滅種;植物會因幅射樹葉面積減小,光合作用因而減緩。幅射增加浮游生物勢必存活在水面下更深之處,光合作用將降低百分之六至十二,浮游生物的存活量也將減少。一旦食物鏈的最底層浮游生物減少勢必牽動整個食物鏈,生態系的牽動將造成浩劫。世界各地大氣中臭氧都已日漸稀薄,臭氧洞不再只是科學家的研究對象或是新聞事件,而是與每個人都有切身關係的課題。

1)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紫外线对促进在皮肤上合成维生素D,对骨组织的生成、保护均起有益作用。但紫外线中的紫外线B(过量照射可以引起皮肤癌和免疫系统及白内障等眼的疾病。据估计平流层O3减少1%(即紫外线B增加2%),皮肤癌的发病率将增加4%~6%。按现在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万人死于皮肤癌计,死于皮肤癌的人每年大约要增加5千人。在长期受太阳照射地区的浅色皮肤人群中,50%以上的皮肤病是阳光诱发的,即肤色浅的人比其他种族的人更容易患各种由阳光诱发的皮肤癌。此外,紫外线还会使皮肤过早老化。


2)对植物的影响。近10多年来,科学家对200多个品种的植物进行了增加紫外线照射的实验,发现其中三分之二的植物显示出敏感性。试验中有90%的植物是农作物品种。一般说来,秧苗比有营养机能的组织(如叶片)更敏感。紫外辐射会使植物叶片变小,因而减少捕获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生成率下降。对大豆的初步研究表明,紫外辐射会使其更易受杂草和病虫害的损害,产量降低。同时紫外线B可改变某些植物的再生能力及收获产物的质量,这种变化的长期生物学意义(尤其是遗传基因的变化)是相当深远的。


3)对水生系统的影响。紫外线B的增加,对水生系统也有潜在的危险。水生植物大多贴近水面生长,这些处于海洋生态食物链最底部的小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容易被削弱(约60%),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增强的紫外线B还可通过消灭水中微生物而导致淡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并因此而减弱了水体的自然净化作用。增强的紫外线B还可杀死幼鱼、小虾和蟹。研究表明,在O3量减少9%的情况下,约有8%的幼鱼死亡。


4)对其他方面的影响。过多的紫外线会加速塑料老化,增加城市光化学烟雾。另外,氟利昂、CH4、N2O等引起臭氧层破坏的痕量气体的增加,也会引起温室效应。百度知道(2007年12月14日)

六.臭氧洞的改善方法
我們可以減少開冷氣,或改以沒有加入氟氯碳化合物的冷氣機,以減少地球上氟氯碳化合物的數量。又可以減少用噴霧產品,如減少用定型噴霧,改以髮膠髮臘等,以減少地球上氟氯碳化合物的數量,這樣可以令臭氧層的洞停止擴大。然而在這十幾年,各國政府的努力下,前幾個月,科學家已經發現,南極的臭氧層洞口停止擴大,但係要臭氧層回復以前的那樣,還要用至少六十年時間,所以還是大家要努力。

七.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臭氧层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自70年代以来就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自1976年起陆续召开了各种国际会议,通过了一系列保护臭氧层的决议。尤其在1985年发现了南极上空臭氧层明显变薄,即所谓的“南极臭氧洞”问题之后,国际上保护臭氧层以及保护人类子孙后代的呼声更加高涨。在1985年签署《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对氯氟烃类物质进行控制,国际社会于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召开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全权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1989年1月1日起生效。为纪念1987年9月16日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联合国大会于1995年1月23日通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要求所有缔约的国家根据“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一特殊日子。江蘇環保產業网(2007年11月15日)


八.相關的公約及條例
1.《维也纳公约》
1985年,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推动下,该公约在前言中指出在保护臭氧层中应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要求,这实际上暗示了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在处理全球环境问题上的合作原则,即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所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该公约在一般义务条款中,要求各国采取法律、行政、技术等方面措施保护人们健康和环境,减少臭氧层破坏的影响。公约中还对各国加强研究,信息交换提出要求。同时对公约通过有关议定书和修改有关附录作出了具体规定。公约还确定了缔约国大会为公约的决策机制。公约缔约国会议现在每三年召开一次,并同议定书缔约国会议一同召开。 人民网(2007年12月15日)



2.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8种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简称受控物质)提出了削减使用的时间要求。这项议定书得到了163个国家的批准。

3.《蒙特婁公約 》
基於繼續使用CFCS等化學物質,將導致地球臭氧層被破壞之共識,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召集世界各國共商對策,1985年共有28個國家於維也納達成保護臭氧層協議(Vienna Convention),並決定研議一國際管制公約以補該協議之不足。1987年9月16日再於加拿大蒙特婁市舉行國際會議,並由全世界26個國家共同簽署「蒙特婁破壞臭氧層物質管制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 the Ozone Layer)」,管制氟氯碳化物使用之國際公約,於1989年1月起正式生效。而後,為挽救日益惡化之臭氧層,於1990年6月在倫敦召開之蒙特婁議定書締約國第二次會議,對議定書內容作了大幅修正,其中最為重要者即為擴大列管物質,除原先列管之CFC-11、CFC-12、CFC-113、CFC-114、CFC-115等五項及三項海龍外,另增加CFC-13等10種,四氯化碳及三氯乙烷,計12種化學物質,並加速管制時程,提前於2000年完全禁用氟氯碳化物、海龍及四氯化碳。由於臭氧層仍日趨惡化,1992年11月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之第四次締約國大會,決議將氟氯碳化物禁產時程提前於1996年1月起實施,而消費量除必要用途外應減為零。
百度知道 (2007年11月15日)



四、世界各地與澳門三大環境危機的情況

一. 酸雨:
世界情況
据统计,欧洲中部有100万公顷的森林由于酸雨的危害而枯萎死亡;意大利的北部也有9000多公顷的森林因酸雨而死亡。在瑞典,2万多个湖泊因受酸雨的侵袭已无水生物生存;挪威有260多个湖泊鱼虾绝迹。1980年,加拿大有8500个湖泊全部酸化,美国至少有1200个湖泊全部酸化,成为“死湖”。
另外,酸雨还会对桥梁楼屋、船舶车辆、输电线路、铁路轨道、机电设备等造成严重侵蚀。据专家介绍,古希腊、罗马的文物遗迹风化加剧,罪魁祸首便是酸雨。在美国东部,约3500栋历史建筑和1万座纪念碑受到酸雨损害。
酸雨、尤其是酸雾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它的微粒可以侵入肺的深层组织,引起肺水肿、肺硬化甚至癌变。据调查,仅在1980年,英国和加拿大因酸雨污染而导致死亡的就有1500人。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每年都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最终形成面积惊人的酸雨区。目前,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地区是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0%。另外,我国还出现了大片的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说明我国酸雨污染程度比欧洲和北美都要严重。
据环保专家估计,1995年,我国“两控区”内因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造成的损失已达1100亿元,占当年GDP的2%。1998年,仅西南地区由于酸雨造成森林生产力下降,共减少木材630万立方米,相当于损失30亿元。在广东,酸雨每年造成的损失达40亿元。
中國網(2007年12月14日)

澳門情況
珠江三角洲和澳門均位於東亞季風氣候區,故澳門的大氣質量和降雨的酸度深受珠江三角洲的影響。澳們市區雨水的酸性高於離島,境內酸雨的發生頻率和酸雨的成份與珠江三角洲其他地方相同。
   澳門大氣的二氧化硫含量是很低的,例如含量最高的黑沙環站和高士德站,多年均在9-35毫克/立方米範圍,比標準規定的80微克/立方米低很多。但澳門的酸雨頻率卻甚高,根據《澳門首份環境狀況報告》的資料,澳門1 9 9 1 - 1 9 9 7年降雨的pH值(酸鹼度)為4-5,國際上規定,降雨的pH值小於5.6即為酸雨,表明澳門所降的基本為酸雨。值得注意的是,鄰近珠江三角洲的大炮臺站降雨酸度較強,而距離珠江三角洲較遠的路環島九澳站降雨的酸度明顯變弱。而內地的大氣觀測資料表明,珠江三角洲的酸雨頻率達70%-80%,而且有增大趨勢。廣州1998年的大氣二氧化硫含量達610微克/立方米,比澳門高30餘倍。以澳門本地的大氣二氧化硫含量,一般不會形成酸雨,酸雨是從珠江三角洲吹來的含大量二氧化硫的中、低空大氣層而來的。

二.溫室效應﹕
世界情況
根據研究,2000年代全球大約每年排放二氧化碳23,910百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下簡稱百萬噸)排放至大氣中,甲烷排放量約為5,951百萬噸,氧化亞氮排放量約為3,406百萬噸,PFCs排放量為97.5百萬噸、SF6約為48.8百萬噸、HFCs約為228百萬噸。
過去一百四十年間大氣溫度變化

過去一百四十年間大氣溫度變化


溫室氣體增加之影響及對策探討”PPT報告

澳門情況
澳門近年來,城市的人口增長,建築物的密集,交通工具排放的溫室氣體,工業化的發展等人為因素,使城市的“增溫效應”加劇,由於城市的發展,破壞綠化現象時常發生,給原本綠化面積就不夠多的澳門,減少了不少綠色環境。例如,在新口岸區為了興建某賭場,把原有的藝園綠化帶破壞,原有的舒適環境不見了,居民少了一個休憩的好去處。又如,在舊葡京酒店側邊的巴士站的人行道原來有一排綠化樹,早前被砍掉,原有的綠色不見了。因此,要認真解決好城市發展與破壞綠化的矛盾,要把增加澳門半島的綠化面積,提高綠地的覆蓋面和人均綠化面積,作為加強環保工作的重要一環。日本推出空中花園的計劃,值得借鑒。如果能在新建的建築物中設計出供種植花草植物的天台,綠化環境,既起到改善整座大廈的溫度和空氣質素,又可有效地阻止溫室效應。澳門的土地資源十分匱乏、寸土寸金,十分珍惜和利用好每一寸土地,把每一寸土地用在對澳門最有利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要把城市規劃和環境保護科學的結合。例如填海造地,千萬不容忽視城市景觀和濕地保護,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殃及子孫後代,破壞環境的代價是誰也承擔不了的!

三.臭氧層破洞﹕
世界情況
從世界氣象組織研究報告中發現:位於加拿大、中歐、日本的臭氧觀測儀器在過去20年來,每年平流層的臭氧含量平均遞減約1%,且不同高度的臭氧遞減率並不相同。1995年在南極圈上形成了一個和歐洲一樣大的臭氧層破洞;1996年3月的報告指出,北半球的臭氧濃度也正急速在下降中;1996年9月至10月間的南極曾出現一個臭氧層破洞,其面積超過了二千二百萬平方公里,約歐洲面積二倍的臭氧破洞;1997年4月的報告指出,北極臭氧層比前一年同期約減少了15%~25%,受害最深的區域包括了北極與西伯利亞。臭氧層是地球的防護面紗,當它越來越薄,破洞也越來越大的時候,地球上的生物與環境會受到多大的影響呢?
中華民國行玫院環境保護署(2007年12月29日)

文獻參考:
酸雨網(2007年12月14日)
http://content.edu.tw/junior/bio/tc_wc/textbook/ch12/supply12-2-2.htm

中國網(2007年12月14日)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huanjing/418725.htm

Yahoo奇摩知識(2007年12月14日)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6020811683

中國科普博覽網(2007年12月29日)
http://www.kepu.net.cn

化學與環保(2007年12月29日)
http://content.edu.tw/senior/chemistry/tp_sc/surround/default.htm

酸雨 (Acid Rain)(2007年12月14日)
http://www.greeneducation.org.hk/focus/acidrain.htm

台灣酸雨資訊網(2007年12月16日)
http://www.acidrain.org.tw/now/02.htm

呂處長鴻光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台灣)
“溫室氣體增加之影響及對策探討”PPT報告
(2004年3月31日)

人民網(2007年12月14日)
www.people.com.cn

中華民國行玫院環境保護署(2007年12月29日)
http://www.epa.gov.tw

全球環境問題30問(2007年12月31日)
http://www.gcc.ntu.edu.tw/Chinese/Education/30subjects/greenhouse%20gas.htm

百度知道 (2007年11月15日)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407533.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25669.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797899.html

温室效應綱(2007年12月14日)
http://hk.geocities.com/pgs_geo_pro/p3.htm

温室氣體與温室效應 (2007年12月31日)
http://www.geocities.com/jasonzacker/Metorology/new_page_6.htm

新華网 (2007年12月31日)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9/03/content_548525.htm

叶俊荣論文(2007年12月31日)
http://publaw.fyfz.cn/blog/publaw/index.aspx?blogid=89342

百度百科(2007年12月31日)
http://baike.baidu.com/view/456557.ht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