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Announcement(告)最新

2007.1.7
各位同學,請注意(並請科代表及各組組長傳達消息予同學):
一.第四階段的報告,請於三月二十四日前上載;
二.最後一部份,即第五部份,需於四月二十一日前上載;
三.全文請各組於四月二十一日前依下列指引作整理,並於五月十三日前列印釘裝交科代表
全文定稿指引如下:
1.請作必要的文字字數整理,全文以五千至一萬字以內為宜(不包括參考文獻);
2.請作必要的句子、用詞、錯別字等的檢查及修改
3.請按A4大列印,並制作硬皮封面底,並於影印公司釘裝
4.影印並釘裝數量:組員人數+2
5.內文格式將於四月份上載於網站,請屆時同學按之進行整理。
6.最後將選出三份優秀報告,於特定時間進行校內公開簡報,詳細未定。

2007年12月30日 星期日

12A地理專題報告-----全高中三年級對中國民族的認識

組長:吳桐麗( 21)
組員:朱潔霞 (6 )、陳靜嫻 (7) 、李翠雲(17)、黃慧儀(27)


第二章---文獻探討


服飾代表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顯示著一種文明、一種燦爛。自唐朝建立起中國服裝史上最豐富、最開放、最具影響力的服裝體系後,中國便有了「衣冠王國」的美譽。至今,中國民族服飾依然光彩奪目,在世界佔有重要地位。
由於中國的各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習俗,他們的衣冠服飾尤是多姿多采,其設計與生存環境、生產方式、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審美情趣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第一節-----各民族的生活環境

普米族--普米族主要居住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普米”意為白人。普米族是雲南特有的民族,人口3萬餘人,其中麗江地區約有1.5萬人,居住較為分散,除一些小聚居村外,大多與納西、白、藏、彝、傈僳等民族雜居。各地普米族的自稱基本一致,蘭坪、麗江、永勝的普米族自稱“普英米”,寧蒗的自稱“普日米”或“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這與自古崇尚白色有關。普米族原是西北青藏高原的遊牧部落氐羌人的支系,西元八世紀左右,逐漸南移至川、康一帶,西元十三世紀中葉,由部落首領率眾加入蒙古解放軍隊,隨忽必烈入滇,並定居在現在分佈的地方,史稱“西番”或“巴苴”。1960年定名為普米族。

傣族--傣族人口162萬多人,其中雲南有101.4萬。傣族是雲南特有的民族,世代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氣候的肥沃富饒的壩子,主要聚居在西雙版納、德宏兩州和耿馬、孟連、新平、元江的河谷壩區,小部分居住在景谷、景東、金平、雙江等30多個縣區。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傣族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多彩,、並以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著稱於世。7傣族村寨多臨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戶一座竹樓,竹籬環繞,果樹、翠竹掩映,環境十分優美。傣族人民性格溫和,喜愛歌舞。有人說,傣族婦女的穿著打扮,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它就像孔雀開屏一樣,五彩繽紛,美不勝收,令人歎為觀止。

漢族--在東南亞被稱為華族,又稱華人或唐人,是中國的主要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漢族人口約為13億,占世界總人口的19%,分佈於世界各地。除兩岸四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和北美洲也有較多分佈。漢族歷來以勤勞儉樸、富於創造精神著稱。經濟以農業為主,兼營家庭副業,這種“男耕女織”式的自然經濟,在中國古代始終占絕對優勢。農業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主要物質基礎,農業生產在歷史上素稱發達,尤其以發達的水利灌溉與精耕細作著稱於世。

維吾爾族--維族人口主要分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北部,哈薩克烏茲別克土耳其中亞地區,當中大部份都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居住。現有人口大約839萬人(2000年),80%的人口集中在庫爾勒阿克蘇喀什和田四個地區。

蒙古族--蒙古族有480.7萬多人。他們的分佈幾乎遍及全國各地,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少數聚居或散居在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青海、甘肅、寧夏、河南、河北、北京等北方地區,西南地區的四川、雲南等地也有少量的蒙古族居住。“蒙古”,是蒙古人的自稱。其意為“永恒之火”。 蒙古族有一個特點,就是離不開馬。他們的祖先曾騎著馬四處征戰,創造了英雄的業績。他們勞動生產離不開馬,行路離不開馬,就連吃、住、娛樂都離不開馬。蒙古族盛行的體育運動之一是賽馬,歌唱的是駿馬,跳的舞是《牧馬舞》、《馬刀舞》,連最有名的樂器也叫馬頭琴。因此,人們把蒙古族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彝族--彝族大多數聚居於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四省區。四川彝族自治州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地,雲南的楚雄彝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也是彝族分布較集中的地方。另外,在雲南的大部分裏都散居著彝族。

藏族--藏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一員,分佈于遼闊的青藏高原。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省的海北、黃南、海南、果洛、玉樹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四川省的阿壩、甘孜兩個藏族自治州和木裏藏族自治縣,雲南省的迪慶藏族自治州。藏族人口數為5416021。

滿族--滿族在古時稱肅慎、勿吉、靺鞨、女真。滿族主要分佈在中國的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以遼寧省最多。另外,在內蒙古、河北、山東、新疆等省、自治區以及北京、成都、蘭州、福州、銀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數散居滿族。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時,人口為982.118萬;2000年人口普查時,滿族人口為1068萬。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居第二位。


第二節-----各民族的傳統服飾
普米族--普米族婦女服飾較多變化。寧蒗、永勝一帶的婦女喜歡包大頭帕,以犛牛尾和絲線編發盤於頭頂,以粗大光澤為壯觀,並放一根紅線表示未婚,穿大襟衣,著百褶長裙,衣料多為紅色或者黑色金絨,裙以月白色、天藍色為主,腳邊加上一圈紅線。寬大的彩色腰帶,有的還在背上披一張潔白的長毛羊皮。 麗江、蘭坪一帶的婦女愛穿青、蘭、白色大襟短衣,外著色彩鮮明的繡花坎肩,並配以閃亮的銀扣。長褲外系圍腰布,編髮辮,中老年婦女喜戴黑布頭帕,未婚女子頭戴白或蘭底繡花方布帕,辮子由左向右綰在布帕外邊,喜戴手鐲、戒指、耳環等裝飾品,顯得古樸而素雅。普米族男子喜歡戴狐皮帽或氊帽,上穿右衽或對襟衣,多為黑色,下穿寬大的褲子,披白羊皮領掛,也有穿氆氌和呢質大衣的,系長腰帶,衣褲一齊束緊。膝下常以布裹腿至踝,佩戴長刀、獵槍,顯得英武剽悍。普米族服飾美觀大方,富有滇西北高原的濃郁特點。

傣族--傣族婦女一般喜歡穿著窄袖短衣和統裙,把他們那修長苗條的身材充分展示出來。上面穿一件百色或緋色內衣,外面是緊身短上衣,圓頸窄袖,有大襟,也有對襟,有淡黃、淺綠、雪白、天藍等多種色彩。有不少人還喜歡用肉色就料縫製,若不仔細看,還看不出袖管,前後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銀腰帶系著短袖衫和統裙口,下著長至腳背的統裙,腰身纖巧細小,下擺寬大。傣族婦女的這種裝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圍”之美,加上所採用的布料輕柔,鮮豔明快,會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瀟灑飄逸的感覺。傣族男子一般都穿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長管褲,用白布、青布或緋布包頭,有的戴呢禮刷帽,顯得瀟灑大方。傣族無論男女,出門總喜歡在肩上挎上一個用織錦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調鮮豔,風格淳樸,具有濃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圖案多種多樣,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種圖案都含有具體的內容,如:紅、綠色是為了紀念祖先;孔雀圖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圖案象徵著五穀豐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現了傣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漢族--漢族的服飾比較複雜,從古到今,變化很大。古代服裝有裙裝、袍服、襦褲服等。到近現代,漢族服飾開始改變,古代服裝幾乎被完全淘汰,代之而起的是:男子穿簡化了的長衫和馬褂,頭戴呢帽、皮帽、毛線帽,也有的穿西式禮服、戴呢帽;女子最初穿簡化了的上衣下裙,以後流行穿改良的旗袍,也有的以連衣裙作禮服。公職人員和知識份子穿中山裝,城鄉男女則穿對襟和大襟式的衣服。50年代,城市男女多穿藍幹部服,男女服裝的區別只在於領口不同和衣袋的多少,進入80年代以後各地流行起西服、夾克、風衣、運動衫、呢大衣、羽絨服等,特別是女青年的服裝更是款式新穎多樣,追逐著服裝時尚的新潮流。
維吾爾族--維吾爾族男子愛戴繡花小帽和皮帽;因為帽子各有特色,新疆居民根據帽子就可辨別對方的民族和居住地區。穿靴子也是新疆各少數民族一大特點。靴子一般是黑色長筒皮靴,男靴後跟較低,女靴均為高跟,北疆牧民冬天愛穿特別暖和的氈筒(氈靴);若遇下雨下雪或出門走訪親友時,維吾爾群眾又愛在靴子外面再穿一隻黑色膠套鞋,走路時防雨,進門做客就脫下套鞋,以免踩髒主人家的地毯或鋪氈。
維吾爾族男子愛穿圓領開襟長祫(衣半),,下穿長褲,束腰帶。冬天愛穿大皮氅,繫一條白布腰帶,隨身攜帶的小刀拴在腰帶上,細小物品揣在胸前或裹在腰帶裡,這是西域的古老裝束。 耳環、項練、手鐲和戒指,為新疆少數民族婦女四種不可缺少的裝飾物,幾乎人人都有,而且平時有平時戴的,節慶又有節慶時戴的。此外,頭上有頭花、髮梳、髮夾、髮針,領口有領花,胸前有胸針、胸花等,視季節、髮式、衣著式樣的不同而靈活佩戴。為了便於戴耳環,維吾爾族的姑娘七、八歲就要穿耳洞,梳小辮。
蒙古族--蒙古族服裝強調色彩對比和服飾效果,蒙古族男女一般都穿長袍,袖長而寬,高領有衽,男袍肥大,女袍緊身。袍子沿邊、領口和袖口多為綢緞刺繡花邊或皮毛裝飾,男袍多為藍色和深色,女袍多為艷色或淺色,下端一般不開衩,男子扎腰時多把袍向上提一點,這樣既便於騎乘又顯得精悍,女子則向下拉展以使身體線條清晰,顯得苗條健美。腰帶一般為紅綠綢子。
蒙古族頭飾也很美麗、華貴,一般用瑪瑙銀鏈珊瑚玉石穿綴而成,靴子也很講究,有皮、毯和布之分,靴幫一般都貼有精美的圖案。摔跤場上的漢子穿的衣褲多繡有龍鳳吉祥圖案,蒙古族服飾反映了蒙古族悠久的傳統文化,至今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彝族--彝族是個聰明、智慧的民族,他們用靈巧的雙手裝扮自己,加上彝族的支系眾多,各地的服飾均各具特色。因而,在中華民族裡,彝族的服飾最多姿多采。 川滇大小涼山的彝族,男子穿大襟右衽、窄袖上衣,下 著長褲,女子上著大襟右衽衣,下著百褶裙。雲南、貴州、廣西等地的彝族,男子穿對襟上衣,著長褲,女子穿大襟上衣,著長褲。 彝族人具有尚黑、敬火、尚武的傳統文化心態,在其服飾中也有反映,彝族人以黑為美,以黑為貴。
藏族--藏族女子有典型的頭飾,青年女子多將辮子中央彩帶盤在頭上,成一彩辮頭箍,俏麗活潑。在藏族,女子平時穿斜領衫,腰間繫腰帶,其衣衫的主體多用單一的色調,在其袖口及領邊則以多種顏色拼接裝飾,頗具特色。藏族的服裝主要是傳統藏服,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婦女冬穿長袖長袍,夏著無袖長袍,內穿各種顏色與花紋的褥衣,腰前系一有彩色花紋的圍裙。 藏族同袍特別喜愛「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的禮物。「哈達」是雪白的織品,一般寬約二至三十百米,長約一至二米,用紗或絲綢織成。每有喜慶之事,或遠客來臨,或拜會尊長,或遠行送別,都要獻哈達以表敬意。
滿族--滿族男子喜穿青藍色的長袍馬褂,頭頂後部留發梳辮留於腦後,早期髮型為”金錢鼠尾“式,只留腦後如銅錢大小的一縷頭髮;到了滿清末期,逐漸演變為只剃前額,腦後垂辮的髮型,俗稱陰陽頭,影視劇中的即為這種;戴圓頂帽,下穿套褲。婦女則喜歡穿直筒旗袍,梳京頭或"盤髻兒",戴兒環,腰間掛手帕,天足,著花鞋。但現今的"旗袍"並非歷史上滿族女子的服裝,而是吸收了西方服裝裁減方法的時裝,和過去滿族女子的服裝大不相同,但仍然具有鮮明的滿族特色。
滿族婦女所著的鞋子繡有漂亮花飾,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鞋跟,滿族婦女穿著這樣的鞋走起路來,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搖曳的步態。滿族婦女的髮式變化很大,姑娘時代,只簡單地把頭髮在腦後挽一下。長到快出嫁時,就要把頭髮梳成辮子並挽成單髮髻,結婚後的髮式有雙髻式、單髻式等多種,雙髻式髮型把頭髮從頭頂分梳為前後兩部分。前髻梳成平頂狀,以便戴冠,頸後髻梳成燕尾狀,在脛後伸展開來,它使得頸子總要保持挺直的狀態,因此,滿族婦女走起路來就更顯得好看。旗袍是滿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著的服飾,它裁剪簡單,園領,前後襟寬大,而袖子較窄,四片裁制,衣衩較長,便於上馬下馬;窄窄的袖子,便於射箭。由於袖子口附有馬蹄狀的護袖,又稱馬蹄袖。在滿族人逐漸脫離騎射生涯後,馬蹄袖已成裝飾,而放下馬蹄袖仍然是滿族人對長者、尊者致敬的禮儀。婦女旗袍的裝飾性比男性旗袍更強。領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繡花裝飾。隨著時代的變遷,旗袍式樣的變化也很大,四片裁制也改為兩片裁制。旗袍能很好表現婦女的身段和曲線。圖為滿族婦女在旗袍外套穿的馬甲。繡有精緻圖案。穿旗袍跳宮廷舞的滿族婦女。穿著傳統滿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帶箭袖的長袍和一襲馬甲,以及滿族男性的帽子。
第三節-----各民族的生活食俗
普米族--普米族一般習慣日食三餐。早餐多吃麵食點心,喝酥油茶或鹽茶,中午和晚上為正餐,多以玉米為主食。常用煮、蒸、燒、烘烤等方法製作米飯、烤餅、面片、麵條等。
普米族的日常蔬菜種類繁多,有南瓜、茄子、番茄、辣椒、韭菜、蘿蔔、蔓菁、青菜、大蔥,此外還經常採集木耳、香菌(香菇)、蕨菜苦菜花、花椒等。並長於用核桃、麻籽、蘇子、菜籽榨制食油。
普米族普遍以飼養的畜禽為其肉食來源。常見的有豬、牛、羊肉,並能製作酥油、乳餅等乳製品。肉類多煮食和烤食,不習慣炒食。殺年豬時除鮮食外,一般都做豬膘肉,也有將豬腸做成面腸或米腸;普米族擅長用風醃辦法把豬肉製成豬膘肉或臘肉,以琵琶肉最為馳名。
普米族飲茶也像吃飯一樣,每天必不可少,如果一天不喝就會坐臥不安,甚至頭昏腦脹。普米族一天習慣喝三次,早晨一次,中午和晚上各一次,有的人臨睡時還要喝一次。日常飲茶的種類很多,有酥油茶、化油茶(放入熟豬油的茶)、鹽茶和米花茶(放入爆米花的茶)等。慣于用牛角盛酒或竹管去吸。經常飲用的有白酒、黃酒和有名的蘇裏瑪酒(甜酒)。蘇裏瑪酒多是用上好的大麥釀制而成,其味濃香醇厚,甘冽淨爽,是待客、饋贈親友的重要禮品。典型食品主要有:紅燒琵琶肉、醉雞、竹葉菜炒番茄等。

傣族--傣族大多有日食兩餐的習慣,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雙版納的傣族則主食糯米。通常是現舂現吃,民間認為: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現吃現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澤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習慣用手捏飯吃。外出勞動者常在野外魚餐,用芭蕉葉或眾飯合盛一團糯米飯,隨帶鹽巴、辣子、酸肉、燒雞、喃咪(傣語,意為醬)、青苔松即可進食。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為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歡吃幹酸菜,其制法是把青菜曬乾,再用水煮,加入木瓜濁,使味變酸,然後曬乾儲藏。吃時放少許煮菜或放在湯內。這種酸菜有地方的傣族幾乎每天都吃。據說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呂有助於消化。日常肉食有豬、牛、雞鴨,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內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雞、燒雞,極喜魚、蝦、蟹、螺螄、青苔等水產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肴。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選春季江水裏岩石上的苔蘚,以深綠色為佳,撈取後撕成薄片,曬乾,用竹篾穿起來待用。做菜時,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後揉碎入碗,再將滾油倒上,然後加鹽攪拌,用糯米團或臘肉蘸食,其味美無比。烹魚,多做成酸魚或烤成香茅草魚,此外還做成魚剁糝(即用魚烤後捶成泥,與大芫荽等調料央而成)、魚凍、火燒魚、白汁黃鱔等。吃螃蟹時,一般都將螃蟹連殼帶肉剁成蟹醬沾飯吃,傣族稱這種螃蟹醬為“螃蟹喃咪布”。苦瓜是產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雙版納還有一種苦筍,因此傣族風味中還有一種苦的風味,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膽汁等配料烹製的牛撒皮涼菜拼盤。
傣族地區潮濕炎熱,昆蟲種類繁多,用昆蟲為原料製作各種風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經常食用的昆蟲有蟬、竹蟲、大蜘蛛、田鼈、螞蟻蛋等。捕蟬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蟬群落在草叢中時,蟬翼被露水浸濕,不能飛起,婦女們就趕快把蟬揀入竹籮裏,回後後入鍋焙乾制醬。蟬醬有清熱解毒,去痛化腫的醫療作用。傣族人普遍喜食螞蟻蛋,經常食用的是一種築巢於樹上的黃螞蟻,取螞蟻蛋時,先將螞蟻驅走,然後取蛋,螞蟻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綠豆,有的小如米粒,潔白晶亮,洗淨曬乾,與雞蛋一起炒食,其味鮮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時制醬,熟食時用雞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筍、沖天椒,輔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風味純正,清潔衛生。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數不高,是自家釀制的,味香甜。茶是當地特產,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葉茶。喝時只在火上略炒至焦,沖泡而飲略帶糊味。嚼食檳榔,拌以煙草、石灰,終日不斷。由於長期嚼食唇齒皆黑,口液如血,人以為美。燒陶業較發達,大部分飲餐用具多由婦女燒制。

漢族--漢族主食以稻米、小麥為主,輔以蔬菜、肉食和豆製品,茶和酒是漢族的傳統飲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飯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湯圓、粽子、年糕等各種不同的食品;小麥則有饅頭、麵條、花卷、包子、餃子、餛飩、油條、春捲、炸糕、煎餅等吃法。漢族講究並善於烹任,不同地區的漢族以炒、燒、煎、煮、蒸、烤和涼拌等烹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漢族菜一般被分為的川、粵、閩、皖、魯、湘、浙、蘇等八大菜系。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薑鹽茶、成都的蓋碗茶、臺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準、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維吾爾族--維吾爾族農民日常的食品有馕(烤餅)、麵條、抓飯、茶、奶等。待客、節日和喜慶的日子,一般都吃抓飯。集市上出賣的烤肉、烤馕、薄皮包子、小水餃等,都是人們愛吃的食物。瓜果是維吾爾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

蒙古族--蒙古族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以奶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幹伊得”,意為聖潔、純淨的食品,即“白食”;以肉類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烏蘭伊得”,意為“紅食”。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鹿奶和駱駝奶,其中少部分做為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乳製品。
蒙古族的肉類主要是牛、綿羊肉,其次為山羊肉、少量的馬肉,在狩獵季節也捕獵黃羊肉。羊肉常見的傳統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退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腦燴菜等70多種,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剝皮烤)、爐烤帶皮整羊或稱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見的是手把羊肉。 在日常飲食中與紅食、白食佔有同樣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區的蒙古族還有用炒米做“崩”的習俗。麵粉製作的各種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飲食中也日漸增多,最常見的是麵條和烙餅,並擅長用麵粉加餡製成別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餡餅及蒙古糕點新蘇餅等。
蒙古族每天離不開茶,除飲紅茶外,幾乎都有飲奶茶的習慣,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淨水,燒開後,沖入放有茶末的淨壺或鍋,慢火煮2-3分鐘,再將鮮奶和鹽對入,燒開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時還要加黃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鹹爽可口,是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滋補飲料。有人甚至認為,三天不吃飯菜可以,但一天不飲奶茶不行。蒙古族還喜歡將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實、葉子、花都用於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風味各異,有的還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飲酒,所飲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區也飲用奶酒和馬奶酒。每逢節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飲的習慣。馬奶酒是鮮馬奶經發酵製成,不需蒸餾。
典型食品: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爐烤帶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餡餅等。民間還有:稀奶油;奶皮子;退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蘇餅;烘乾大米飯。
彝族--彝族習慣於日食三餐,以雜糧面、米為主食。手沙江、安寧河、大渡河流域的彝族,早餐多為疙瘩飯。即將玉米、蕎麥、小麥、大麥、粟米等雜糧磨成粉,和成小麵團,加水煮成面疙瘩,也稱疙瘩飯,有酸菜、豆豉、辣椒等即可,午餐以粑粑做為主食,備有酒菜。粑粑是將雜糧面和好,貼在鍋上烙熟,也有將和好的面發酵後,再貼在鍋上烙熟,稱為泡粑。在所有粑粑中,以蕎麥面做的粑粑最富有特色。據說蕎面粑粑有消食、化積、止汗、消炎的功效,並可以久存不變質。貴州女甯蕎酥已成為當地久負盛名的傳統小吃。晚餐也多做疙瘩飯,一菜一湯,配以鹹菜農忙或蓋房請人幫忙,晚餐也加酒、肉、煮豆腐、炒鹽豆等菜肴。在春、夏季裏,喜用酸菜或幹板菜(白菜或青菜白水煮熟後曬乾即成)拌豆米煮成酸湯作菜。也有將玉米磨成米粒,去麩皮,與大米合在一起蒸熟作為主食,還有是將各種麵粉擀成粗麵條,作為主食。吃飯時,長輩價上方,下輩依次圍坐在兩旁和下方,並為長輩添飯、挾菜、泡湯。
肉食以豬、羊、牛肉為主。主要是作成“坨坨肉”、牛湯鍋、羊湯鍋,或烤羊、烤小豬,狩獵所獲取的鹿、熊、岩羊、野豬等也是日常肉類的補充。此外山地還盛產蘑菇、木耳、雞(土+從)、核桃,加上菜園生產的蔬菜,使得乙族蔬菜的來源十分廣泛,除鮮吃外,大部分都要做成酸菜,酸菜分幹酸菜和泡酸菜兩種,用煮過肉的湯煮酸菜加少許的辣椒,可解油膩、解渴、醒酒,並可解輕微的食物中毒,每餐不少。另一種名吃“朵拉巴”的菜也是民間最常見的菜肴。製作“朵拉巴”時先將黃豆磨成漿,連漿帶渣與酸菜一起煮食,味鮮美。
彝族日常飲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間有“漢人貴茶,彝人貴酒”之說。飲酒時,大家常常席地而坐圍成一個圓圈,邊談邊飲,端著酒杯依次輪飲,稱為“轉轉酒”。且有飲酒不用菜之習。酒的種類有燒酒、米酒、蕎面疙瘩酒等。製作蕎面疙瘩酒時,先將蕎面疙瘩蒸熟,倒入簸箕中,待降溫後,撒上酒麴,拌勻,盛入墊有芭蕉葉的篾籮中,再用芭蕉葉密封,置於火塘邊發酵,過五、六天即成。在涼山州彝族民間,以壇壇酒(咂酒)較為有名。壇壇酒有用高梁、玉米、蕎子等雜糧為原料,加上草藥製成的酒麴,入壇用泥巴封口,酒味甜中帶苦,飲時加冷開水,用竹管飲用,人多時可多插入幾根竹管,多在年節、婚禮時飲用。飲茶之習在老年人中比較普遍,以烤茶為主,一般都在天一亮便坐在火塘邊泡飲烤茶。所飲用的烤茶是把綠茶放入小砂罐內焙烤,待烤成酥脆略呈黃色發香時,沖入少許沸水,稍煨片刻對入開水即可飲用。彝族飲茶每次只斟淺淺的半杯,徐徐而飲。
藏族--藏族的傳統飲食主要是牛羊肉、由青稞炒麵拌制的糌粑、奶茶,當然還有青稞酒。這個簡單的食譜卻有著極高的熱量,從而保證了他們在高寒缺氧的氣候條件下的生存需求。在茫草原上,牧人們就地取材,以幹牛糞為燃料,這既是一種取之不盡的再生能源,以不破壞任何生態。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滿族--滿族人過去以玉米、稗子、高粱米、小米、養麥為主食,現在以小麥、大米為主食。滿族人一日三餐,習慣早晚吃乾飯或稀飯,晌午吃用黃米或高梁等做成的餅、糕、饅頭、餑餑、水團子之類。做乾飯多用小米、高粱、玉米。
東北大部分地區的滿族還有吃水飯的習慣,即在做好高梁米飯或玉米餷子飯後用清水過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時撈出,盛入碗內,清涼可口。這種吃法多在夏季。
主食品種豐富,有停悸、煮悸博(餃子)、米飯、林米水飯、高粱米(休米)豆乾飯、治略、豆擦糕、酸湯子等。好吃粘食和甜味食品。
滿族人喜歡吃粘食,餑餑是滿族人祭祀中必備祭品。因為它便於攜帶並且經俄。八旗兵打仗,用它做軍糧。它至今仍是滿族人待客的最好主食。因季節不同做法有別,春做豆麵餑餑,夏做蘇葉餑餑,秋冬做粘糕餑餑。豆麵餑餑,是將大黃米或小黃米用水浸泡磨面蒸成。同時將黃豆炒熟磨面,餑餑蘸豆麵,呈金黃色,又粘又香。蘇葉餑餑,是將粘高粱米用水浸泡磨面,將小豆煮爛成豆沙,包人蘇葉中蒸成。蘇葉為農家所種,味清香。粘糕餑餑,也是將大黃米、小黃米用水浸泡磨面蒸成,內可夾小豆泥,食用時蘸糖或油煎。
北方冬天天氣寒冷,沒有新鮮蔬菜,酸菜即成為主要蔬菜。酸菜是滿族必不可少的,每到秋涼時,他們要幾百斤、上千斤地貯存大白菜。除了地窖存菏以外,他們把大白菜醃在缸裏,加鹽、水,用石塊壓實。不久白菜醃成了酸菜就可以食用了。把酸菜切成細絲放在豬肉燉粉條裏,解膩去油,説明消食,味道鮮美。用酸菜熬白肉、粉條是滿族入冬以後常吃的菜肴。
滿族人習慣養豬,每年過年殺的年豬,把一部分肥肉醃在罎子裏,以備一年的吃用。其餘的用來改善生活,款待來客。最習慣吃的是白肉、血腸、豬肉、酸菜粉條。吃飯時,把做好的菜連鍋端上,將飯桌中間可自動開合的圓板拿下,鍋坐在桌上,桌下放一火盆,對準鍋底加熱。有的人家備有寬沿大火盆,將萊鍋坐在支起來的鐵架上。火苗徐徐升起,菜鍋嘟嘟作響,眾人盤膝圍坐,從鍋中直接夾菜,面前放一醬碟(放在火盆沿上)用來調味。
在滿族飲料中,酒居首席。滿族釀酒一般有清酒、燒酒、黃酒、湯子酒、松芩酒巴待,其中以松芩酒最為著名。釀時,山中覓一古松,伐其本根,將上好的白酒裝在陶制酒壇中,埋在樹下,數年後掘取,那時酒色如琥珀,故名"松苓酒"。
滿族故鄉盛產名貴藥材,其中著名的人參酒、參茸酒等已暢銷世界。滿族喜用的飲料還有豆汁、豆漿、奶茶、酸茶、蜂蜜水、山楂片水、糊米水等。
第四節-----各民族的禮儀和宗教
普米族--普米族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禁忌。不能在村寨的神山龍潭上砍伐樹木、挖土搬石和亂丟雜物。遊客參觀儀式時要舉止莊重,不能說笑和出現輕薄行為。不能戴著斗笠進屋。不能摸別人的頭。不能將鞋放在床頭。
傣族--傣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講究禮儀的民族。外地人到了傣家,主人會主動打招呼,端茶倒水,款待飯菜。無論男女老少,對客人總是面帶微笑,說話輕聲細語,從不大喊大叫,不罵人,不講髒話。婦女從客人面前走過,要攏裙躬腰輕走;客人在樓下,不從客人所在位置的樓上走過。每戶人家都備有幾套乾淨被褥,供待客之用。有的傣族村寨,還在大路旁建有專用于接待客人的“薩拉房”。
漢族--漢族人口眾多,習俗各異。如今男女婚嫁大都已移風易俗,採用簡單而又熱鬧的婚禮。但在有些漢族地區的農村,傳統的民俗至今仍然保存著。
維吾爾族--維吾爾族在古代信仰過薩滿教、摩尼教、景教、襖教(拜火教)和佛教,11世紀後主要信仰伊斯蘭教。大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中的正統派(遜尼派),少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中的依鄯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取消了上層宗教人士干涉司法(如設立宗教法庭)、干涉教育、徵收宗教捐稅(如吾守爾、扎卡特、卡斯布裏)等特權,正常的宗教活動受到法律保護。
蒙古族--蒙古族見面要互致問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問好。平輩、熟人相見,一般問:“賽拜努(你好)”;若是遇見長者或初次見面的人,則要問:“他賽拜努。”(您好)。 蒙古族自古以來從事狩獵和畜牧業,以性情直爽、熱情好客著稱。家中來客,不管常客還是陌生人,都滿腔熱忱。首先獻上香氣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盤盤潔白的奶皮、奶酪。飲過奶茶,主人會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時節還會高興地請客人喝馬奶酒。 有些地區用手抓肉招待客人時,還有一定的規矩。例如用一條琵琶骨肉配四條長肋骨肉進餐;牛肉則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節肋骨及一般肥腸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後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頦、脖子肉都是給晚輩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貴的客人或是喜慶之日則擺全羊席。 獻哈達也是蒙古族的一項高貴禮節。獻哈達時,獻者躬身雙手托著遞給對方,受者亦應躬身雙手接過或躬身讓獻者將哈達挂在脖子上,並表示謝意。
彝族--彝族過去崇拜萬物有靈和崇拜祖先。民間傳統節日很多,主要節日有十月年、火把節及區域性的節日和祭祀活動,十月年是彝族的傳統年,多在農曆十月上旬擇吉日舉行。節期5—6天,節日裏要殺豬、羊,富裕者要殺牛,屆時要盛裝宴飲,訪親問友,並互贈禮品,其禮品多為油煎糯米粑或粑粑,並在上面鋪蓋四塊肥厚的熟臘肉;火把節是彝族民間最隆重的節日,在農曆六月二十四、二十五日間進,屆時要殺牛、殺羊,祭獻祖先,有的地區也祭土主,相互宴飲,吃坨坨肉,共祝五容豐登。在祭祀活動中,以祭龍規模最大。祭龍選在二、三、四月中的一個龍日,以村寨為單位每人自帶一碗米、一小塊鹽,由老人備香火,在龍樹下集體祭祀;雲南彝族則選擇正月的第一個龍日進行祭龍,祭祀後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長幼,八人廣席,飯自帶,肉共食,是一種大規模的集會。男女青年訂婚之後,便要進行婚宴的準備。婚宴多用豬、雞肉,一般不用羊肉(喪事則用羊肉)。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夥伴聚餐痛飲之習;滇西的彝族,凡娶親嫁女,都要在庭院巾或壩子,用樹枝搭棚,供客人飲酒、吸煙、吃飯、閑坐,民間把這種用枝搭的臨時棚子稱“青棚”;在民間素有“打羊”、“打牛”迎賓待客之習。凡有客至,必殺先待客,並根據來客的身份、親疏程度分別以牛、羊、豬、雞等相待。在殺牲之前,要把活牲牽到客前,請客人過目後宰殺,以表示對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見面禮,在涼山只要客人進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後再製作各種菜肴。待客的飯菜以豬膘肥厚大為體面,吃飯中間,主婦要時時關注客人碗裏的飯,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隨時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誠。
藏族--藏族早期信仰“本教”,藏語“本曲”,俗稱黑教。本教經歷三個發展階段:篤本,即“原始的本教”;恰本,即“流傳的本教”;覺本,即“改信的本教”。從西元7世紀吐蕃讚普松讚幹布信仰佛教,抑制本教以後,本教與佛教幾經鬥爭,佛教終於佔了上風,現在藏族大部分人信仰佛教。
滿族--滿族是一個十分注重禮儀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許多約定俗成的禮儀,特別是遷都沈陽後,滿族在本民族傳統禮儀的基礎上又吸收漢族儒家的倫理道德,並將本民族的文化同漢族、蒙族及其他少數民族文化相互浸透交融,從而形成了獨特的滿族禮儀。 過去盛京民間有句老話叫“滿人禮節多,劃拉劃拉夠一車”。的確,在我國這個有著五十六個民族的“禮儀之邦”,比較起來,滿族的民間禮節可能是最多的。在滿族繁縟的民間禮儀中,不但有著“尊老敬上”、“重客守信”、“有難必幫”的傳統美德,而且對接人待客甚至是日常行為及說話嘮嗑都有相當具體的禮節要求。

4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為甚麼又没有資料來源呢?我覺得個民族服裝方面應該加一些圖片,讓我們更加明白 清楚。

匿名 提到...

我記得你地的題目好像是和民族服裝有關的,為什么改了題目呢﹖內容都幾詳細,令我們對中國的各民族的認識加深了.......

Rio 提到...

對, 請參考同學的建議, 同時, 可作適當的精簡, 有點長...

區雁華 提到...

都不錯呀!!
有列到咁多民族既資料,
但係好似有d長,..同我哥組一樣..= =''
所以要cut d啦~~我地一齊加油啦..!!
(同病相憐既兩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