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Announcement(告)最新

2007.1.7
各位同學,請注意(並請科代表及各組組長傳達消息予同學):
一.第四階段的報告,請於三月二十四日前上載;
二.最後一部份,即第五部份,需於四月二十一日前上載;
三.全文請各組於四月二十一日前依下列指引作整理,並於五月十三日前列印釘裝交科代表
全文定稿指引如下:
1.請作必要的文字字數整理,全文以五千至一萬字以內為宜(不包括參考文獻);
2.請作必要的句子、用詞、錯別字等的檢查及修改
3.請按A4大列印,並制作硬皮封面底,並於影印公司釘裝
4.影印並釘裝數量:組員人數+2
5.內文格式將於四月份上載於網站,請屆時同學按之進行整理。
6.最後將選出三份優秀報告,於特定時間進行校內公開簡報,詳細未定。

2007年12月29日 星期六

12B 第四組 從澳門放眼到世界 -- 由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引申至可持續發展

12B 第四組

從澳門放眼到世界
由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引申至可持續發展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組長:洪培華

組員:洪婉華

林錦聰

王秋玲

黃遠紅

張偉傑
第一節 環境問題的認知

環境問題:環境問題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分類:環境問題可分為第一環境問題( 狹義 )和第二環境問題( 廣義 )。

何謂狹義﹖
因自然變化或人類活動而引起的環境破壞和環境品質變化,以及由此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

何謂廣義﹖
伴隨著人類的工業化進程中出現的嚴重、廣泛、影響深遠以至於危及人類生存的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的歷史發展:
一般而言,環境問題的陰影一直徘徊在人類的文明和發展過程中,和人類的歷史一樣古老。從原始文明到農業文明,環境問題就開始以這樣、那樣的方式出現,將人類改造自然的成就以某種程度的抵消,甚至給予毀滅性的打擊。

環境問題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的三個階段:

1、 原始文明
原始文明時期的生產力水準極為低下,對環境的影響和干預也極弱,此階段的環境問題僅僅是一種萌芽。

2、 農業文明
農業文明時期,由於農耕的生活方式和城市的出現,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人類居住區周圍植被破壞、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城市環境污染等。

3、 工業文明
工業文明時期,由於生產力的迅速提高,人類的欲望也極度膨脹,造成了嚴重的城市和工業區的環境污染,人類特別是一些污染嚴重的國家開始對環境污染等環境問題進行治理,出現了環境保護的概念、機構和相關的法律和政策,局部的環境品質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從世界範圍看,環境問題並未根治,並在不斷惡化,環境問題迅速轉化為全球性的環境危機,並引發生態危機和人類的生存危機,成為明顯不同于過去的現代環境問題。

現代環境問題的原因:

對環境問題原因的認識,有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環境問題在上世紀70年代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和關注後,學術界的論述可謂頭緒紛繁,眾說紛紜。概括地說對環境問題的認識主要經過了環境問題是技術問題,經濟問題和意識、文明問題等幾個階段。各階段的主要觀點和分析論證的角度不盡相同甚至分歧很大,但現在一般認為,環境問題不是簡單的某一方面的因素所致,應該應當從多學科的、多維的視角予以研究。

綜合各種有關環境問題成因的學說,現代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

1、 人類生產勞動和環境問題

早期對環境問題的原因的認識有悲觀論和樂觀論兩大派。

悲觀論者認為環境問題和人類的生產勞動相伴而生,人類的生產勞動一方面是人類的文明進步,同時又必然是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和毀損,人類要生存就必然導致環境問題。換句話說就是要回歸自然,重回農業文明。

這種觀點,將環境問題的嚴重性揭示出來,令人驚醒。這種論點被某些環保組織所接受,甚至被奉為其理論基礎。

然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一般意義上的發展是指物質生產水準的提高和生活品質的改善,是生活在各地的人們的正當要求,發展是人類生存的永恆主題,是人類社會步入文明社會,不斷進步的根本動力。

發展權是世界上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的一項基本權利也是中國改革和開放的目標。零增長在某種意義上內含著西方發達國家在工業花實現之後,維持現有的世界能源和資源、資本分配份額,限制別國發展的不良動機。

不發展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但是不是生產勞動和發展必然導致環境問題呢﹖

環境問題,常常被構造成二元對立和兩難的困境:似乎要發展,就要破壞環境—生態;要保護環境—生態,就只能犧牲發展、忍受貧窮。這種思維方式和流行話語正在很多人那裏內化成某種“常識”或“共識”,阻礙著人們對發展與環境問題做進一步的嚴肅而富有積極意義的探討。

我們認為,環境問題從其歷史演進看,和生產勞動是有一定聯繫的,但他們二者之間沒有直接的、必然的聯繫,這是我們認識環境問題的一個最基本的前提。環境問題昭示著人與環境的正確關係,人與環境的關係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內容,人在自然生態環境系統的地位問題和人應該如何對待自然環境的問題。

現代科學已經證明,人,在漫長的地球生態演進的過程中,是自然生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和其他的生物、非生命物質一樣,是自然的產物,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自然。人處於地球生物鏈的最高一級,沒有人,地球生態系統可以進行下去,而沒有了森林、淡水,甚至毫不起眼的微生物,人類將最多只能存活幾個月。人對自然界有高度的依賴性,人不是超自然的產物,自然界中的一切並非只為人類的生存而存在,人也不是自然的中心。但和其他的生物、非生命物質不一樣的是,人具有能動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類改造自然的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對自然的一種破壞。
因為人類和自然環境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人類的生產與發展勢必對自然環境產生諸種影響,客觀上改變著生態環境的某些方面。但並不是人類的生產與發展就必然導致環境問題。


2、 科學技術和環境問題
科學技術的進步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科學技術作為調節人與自然關係的本質力量,曾歷史地把人受制于自然,敬畏自然的狀態提升為人可以認識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狀態。

近代科學革命的奠基人培根曾說,知識就是力量,他深信人類控制自然的力量深藏於知識之中。伽里略認為自然界是用數學寫就的,自然的真理存在於數的事實之中這些認為技術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科學技術在歷史上摧毀了中世紀的枷鎖,也將帶給我們美好的未來。這些認為技術決定並支配著人的精神狀況和社會狀況的“技術決定論”的思想,以及科技異化成為給人類帶來了滅頂之災的隱患,火藥的發明和核裂變的發現使戰爭武器的殺傷力、破壞力大幅度提高;獵捕工具的改良導致大量自然生物資源瀕臨滅絕;農業的化學物品使用不僅造成土地的侵蝕,而且給人類和生物造成積蓄性化學物質危害,環境問題的直接原因表現為科學技術的非環保性。

3、經濟社會制度和現代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現代環境問題的產生原因更是相當複雜的。

環境問題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現代環境問題的產生原因更是相當複雜的。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學科、不同的視角予以研究。但都涉及到突破技術決定論的局限,把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放在制度重鑄和文明轉型的大背景中來加以思考,從經濟社會制度的高度尋找根治環境問題的新的突破點。


綜上對現代環境問題的原因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1、 環境問題是人類發展中不可避免的,環境問題只有在發展中才能得以解決。

2、 造成環境問題的直接原因是人類對環境規律的認識不足,缺乏環境意識和生態觀念,缺乏妥善的經濟發展規劃,扭曲了人和自然生態系統的關係,降低了環境系統的可持續性。

3、 現代環境問題則植根于資本的本性之中,是在發展主義的浪潮中勃發的,直接表現為對自然資源在本國甚至全球不合理地支配,利用和交換的制度體系。




第二節 面臨的環境問題

全球面臨的環境問題:

1.全球氣候變暖
2.臭氧層破壞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銳減
6.土壤荒漠化
7.大氣污染
8.淡水資源枯竭與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體廢氣物污染


解釋:
1、 全球氣候變暖
由於人口的增加和人類活動的規模越來越大,向大氣釋放的二氧化、甲烷
、一氧化二氮、一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不斷增加,導致大氣的組成發生變化。大氣質量受到影響,氣候有逐漸變暖的趨勢。

因而將一些海岸地區被淹沒。全球變暖也可能影響到降雨和大氣環流的變化,使氣候反常,易造成旱澇災害,這些都可能導致生態系統發生變化和破壞,全球氣候變化將對人類生活產生一系列重大影響。

2、 臭氧層破壞
臭氧層能吸收太陽的紫外線,以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遭過量紫外線的傷害,並將能量貯存在上層大氣,可調節氣候的作用。但臭氧層是一個很脆弱的大氣層,如果進入一些破壞臭氧的氣體,它們就會和臭氧發生化學作用,臭氧層就會遭到破壞。臭氧層被破壞,將使地面受到紫外線輻射的強度增加,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很大的危害。


3、 生物多樣性減少
近百年來,由於人口的急劇增加和人類對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加之環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種生物及其生態系統受到了極大的衝擊,生物多樣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害。

4、 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氣降水中酸鹼度(ph值)低於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這是大氣污染的一種表現。酸雨對人類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會妨礙水中魚、蝦的成長,以致魚蝦減少或滅絕;酸雨還導致土壤酸化,破壞土壤的營養,使土壤貧脊化,危害植物的生長,造成作物減絕,危害森林的生長。

5、 森林銳減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們的綠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減少使其涵養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壞,造成了物種的減少和水土流失,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減少進而又加劇了溫室效應。
6、 土壤荒漠化
全球陸地面積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積29%。每年有600萬公頃的土地變成沙漠。經濟損失每年423億美元。全球共有乾旱、半乾旱土地50億公頃,其中33億遭到荒漠化威脅。致使每年有600萬公頃的農田、900萬公頃的牧區失去生產力。

7、 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的主要因素,懸浮顆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鉛等。大氣污染導致每年有30-70萬人因煙塵污染提前死亡,2500萬的兒童患慢性喉炎,400-700萬的農村婦女兒童受害。

8、 淡水資源枯竭與污染
水是我們日常最需要,也上接觸最多的物質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險品 。
9、 海洋污染
人類活動使近海區的氮和磷增加50%-200%;過量營養物(優氧化)導致沿海藻類大量生長。海洋污染導致赤潮頻繁發生,破壞了紅樹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魚蝦銳減,漁業損失慘重。

10、固體廢氣物污染
危險性廢物是指除放射性廢物以外,具有化學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蝕性和其他對人類生存環境存在有害特性的廢物。



澳門面臨的環境問題:

1.水質
2.泥沙
3.大氣
4.酸雨
5.廢棄物
6.噪音


解釋:
1、水質
珠江口及南中國海這種表層海流狀況,決定了珠海三角洲的水流和泥沙均流經澳門再往西行,因而澳門水域的水質深受珠江三角洲水體質量狀況的影響。
澳門海域水體的固體懸浮物、濁度、硝酸鹽、總氮量、總磷量、重金屬含量都是頗高的。
因為流經伶仃洋的自淨時間太短,故澳門的水質很難清潔。

2、泥沙
伶仃洋在91年間平均淤積速率為2.4厘米,與澳門上述計算結果相逅。澳門本來就是憑著珠海口的泥沙堆積才與大陸相連的海島。
泥沙淤積給珠江三角洲帶來不少環境問題,最主要的是河床淤高。航道阻塞、河水向外延伸,每年人工疏浚量達數千萬立方米;澳門同樣存在海底淤高、港口淤塞的嚴重問題,單是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的疏浚量已由80年代的每天200餘萬立方米增到1998年的435萬立方米,增加近一倍。
3、大氣
近年澳門空氣質量呈不良的天數有所增加,反映本澳空氣質量有下降趨勢,此現象除受到周邊環境中大氣排放以及氣象因素的影響外,本澳亦存在不可忽視的和需要控制的污染源,主要以發電及道路交通運輸為主。

4、酸雨
酸雨除了有損人的健康,還損害建築物的外牆和裸露的金屬物體。更對澳門的林木和花草也有較大的損害,酸雨過後,樹葉蔫萎,有時還落葉落果。
5、廢棄物
隨著澳門近年經濟及社會的急速發展,行業種類漸趨多元,消費產品的日新月異。居民消費力的增強,亦促使本澳廢棄物數量的不斷增加,且種類更多樣化。與此同時,各項大型公共基建及私人建築工程數目的增加亦造成了建築廢棄物量不斷上升,對澳門非常有限的堆填容量構成了相當的壓力。

6、噪音
澳門的環境噪聲來源主要是交通運輸、建築施工及土木建築技術工作、社會生活噪聲以及一些商業活動,社會生活噪聲如談話、喧嘩、嬉戲、電視噪音及搓麻雀等仍是造成夜間噪聲投訴的主要來源。




第三節 可持續發展基本概念

甚麼是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定義表明,以當時經濟、生態和社會三個方面可持續性的和諧統一。

甚麼是經濟可持續性﹖
可持續發展鼓勵經濟持續增長,因為經濟增長是國家實力和社會財富的體現,它既為提高人民生活水準及品質提供保障,也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物力和財力。可持續發展不僅重視經濟增展的數量,更要追求經濟增長的品質。數量的增長是有限的,而依靠科技進步,替考經濟活動中的效益和品質,採用科學的經濟增長方式才是可持續的。

甚麼是生態可持續性﹖
經濟的持續發展要與有限的自然承載能力相協調,只有保證了生態的可持續性,才能使得持續的發展具有可能性。沒有生態的可持續,就沒有可持續的發展;而通過可持續發展又能夠實現生態的可持續性。這就要求我們在追求發展的同時必須注意保護環境,包括控制污染,改善環境品質,保護生命支援系統,保護地球生態的完整性,保證以持續的方式利用可再生資源,是人類的發展保持在地球的承載能力之內。資源的永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標誌。

甚麼是社會可持續性﹖
可持續發展強調社會公平,沒有社會公平,就沒有社會的穩定。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引起發展水準不同,在不同的時期可持續發展的具體目標可能不盡相同,但其本質應當是一樣的,即改善人類生活品質,提高人類健康水準,創造一個保障人人品等、自由和免受暴力,保障人人有受教育和發展的權利,保障人權的社會環境。謀求社會的全面進步是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可持續發展系統中,經濟、環境、社會等是不可分割的可持續發展要素,雖然它們本身就是複雜的系統,由自身的結構和功能,但是,單獨一個要素的發展都不是可持續發展。鼓勵追求經濟持續必然導致經濟崩潰;鼓勵的追求生態持續也不嫩各執全球環境的衰退。其中生態持續性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經濟可持續性是條件,社會可持續性是目的。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

1、 公平性原則
這裏的公平具有三層含義:一是代內公平,指時代之間的縱向公平性,可持續發展要滿足世界上全體人民的基本需求,並且應提供給他們以實現較好生活願望的機會。然而現在的世界貧富懸殊、兩極分化嚴重,因此,給世界以公平的分配與發展權,消除貧困,是可持續發展首要考慮的問題。二是代際公平,指同代人之間的橫向公平性,持續發展不僅要實現當代人之間的公平,而且也要實現當代人與未來各代人之間的公平,這是持續發展與傳統發展模式的根本區別之一。從倫理上講,未來各代人應當與當代人有同樣的權力提出他們對資源和環境的需求,持續發展要求當代人在考慮自己的需求與消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各代人的需求與消費擔負歷史的責任。因為當代人與後代人相比,在資源開發和利用方面處於一種無競爭的主宰地位。各代人之間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處於支配地位。三是指人類具有平等利用資源和環境的權力,也都有保護資源和環境的義務。


2、 持續性原則
持續性是指自然環境能持續不斷地供給人類所需要的物質和能量的能力。所謂的可持續性原則,其核心思想是指人類的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不能超出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承載能力。資源和環境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和條件,離開了資源環境就沒有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態系統持續性的保持,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人類應根據生物圈的承載能力,調控自身的生產,在生態可能的範圍內確定生活方式和消耗標準,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使資源和環境能持久地被人類享用。


3、 對環境負責的原則
現代社會的許多經濟活動都要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或者說這些經濟活動都要消費原有生態環境的使用價值而使生態環境的品質下降。要消除經濟活動對生態環境產生的種種不良影響,就要建立對環境無害和節約資源的生產體系,並通過徵收環境補償費的途徑,使被損害的生態環境得到必要的保護與重新建設。這樣才能克服發展對環境帶來的負效應,促進生態與經濟的良性迴圈。


4、效率與公平相統一原則
可持續發展對效率與供品賦予了新的內涵和要求,是公平與效率相統一的發展模式,不僅強調代際公平、人與自然的公平、地區之間的公平,而且賦予代內公平一新內涵,強調人與人之間發展機會的公平。另外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效率應是體現人類反戰系統的協調、優化和高級化,體現的是單位資源與環境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可持續發展不是不講效益,而是在保證可持續性條件下的扣除環境和社會成本的綜合效益最大化,追求的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所構成的綜合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可持續發展強調效率與公平間的統一、協調,是實現效率與公平的有機統一的發展模式。


5、共同發展的原則
世界環境問題的主要責任者是發達國家,而目前環境惡化的主要受害者是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發展依存性日益增強的情況下,發展中國家環境狀況的惡化,也必然影響發達國家的發展。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要有一個較高的不斷發展綜合國力的人均水準為基礎,如果不消除貧困、不控制地區間發展的不平衡,就不可能在一國內實現持續發展。如果不縮小全球發展的不平衡性,就不可能有全球意義的持續發展。為求得人類共同的持續發展,必須加強扶貧,建立富國支援窮國,發達地區支援欠發達地區的夥伴關係。


6、和諧性原則
從廣義上講,持續發展就是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要實現這種和諧就必須從維護生物圈生態平衡的角度來規範人類的活動,按照對環境負責的原則行事。這樣才能滿足人類不斷提高物質生活水準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又能保護環境和改善環境品質,使人與自然之間保持互惠共生的和諧關係。


7、需求性原則
傳統發展模式追求的目標是經濟的增長。它忽視了資源的有限性,立足於市場而發展生產。這種發展模式不僅使世界資源環境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並不斷惡化,而且人類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物質仍然得不到滿足。而持續發展則堅持公平性和長期的持續性,立足於人的需求而發展,是與腐朽的生活方式不相容的,發展的目的是向所有人提供實現美好生活願望的機會。



第四節 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可持續發展的內涵中,我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可持續發展的最終實現期待著經濟制度和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或者可以說,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希望所在。西方國家從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環境問題就很嚴重,為此西方國家走了一段摸索的路,當發現是市場經濟機制本身導致了綜合污染和現代嚴重的環境問題的時候,西方還曾設想社會主義經濟對環境是比較合適。近年來許多國家 ( 尤其西歐國家 ) 正在形成一股新的經濟潮流和趨勢,發展迴圈經濟,建設迴圈型社會,走上一條以最有效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為基礎的經濟可持續發展之路。
從理論上講,社會主義制度不僅能夠更快地發展生產力,同時也能實現環境系統的可持續性不斷提升,同時消除階級差別和貧困,維持社會公平和正義,這是由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決定的。但實際上,從前蘇聯和東歐的一些國家實際情況看,環境問題也是十分嚴重的。所以說,就全世界來講,環境問題,不管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都存在;就存在而言,社會主義國家更為嚴重。關於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也面臨著可持續發展的嚴峻挑戰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進行釋解: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決定的是可持續性不斷提升的趨勢,而不是可持續性時時刻刻都直線上升地得以提高。

第二,社會主義雖然來到世間已經有了近百年的歷程,然相對於資本主義來說,它仍然是一個新生的事物。我們目前要補的是生產力發展不夠的課,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浪潮中裹脅前行,在此期間出現的環境問題是一方面是資本主義體系中環境問題全球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可以說是社會主義發展不夠導致的。可見,社會主義國家也出現環境問題並不足以證明資本主義並不是製造現代環境問題的首惡,也不是說社會主義不是歷史發展的方向。如果拋開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社會性質的分歧,那麼,迴圈型社會建設就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社會應對環境問題的歷史交叉點。

一般認為,迴圈型社會是「一種以可持續發展理念和生態學原理為指導原則,其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與迴圈利用資源理念保持一致。以實現人類發展與自然和諧統一為目標的社會」。學界對於迴圈型社會的定義主要從三個角度來分析:一如上例,是從目標和價值追求的角度來定義的,其二是從實現的手段和模式來定義的,如“所謂迴圈型社會,是以3R為取向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和社會生活方式,包括現代生態價值觀和綠色消費的理念。3R即減少廢棄物、再利用和迴圈。這是有別于傳統發展模式的新型發展模式。”(湯庭芬 構建“和諧深圳效益深圳” 2005年02月23日 05:03 深圳特區報)   

2000年6月日本頒佈《促進迴圈型社會形成基本法》第二條對迴圈型社會的界定也是如此:本法所謂“迴圈型社會”,足指這樣的社會:抑制產品等轉變為廢棄物等,並且在產品等轉變成迴圈資源時,促進對其進行適當的迴圈型利用,以及確保對無法進行迴圈型利用的迴圈資源做適當的處置,從而抑制對天然資源的消費,最大限度地減低環境負菏。

第三是從迴圈行社會的性質來闡述如認為迴圈型社會是有別于傳統經濟的生態經濟社會。傳統經濟的模式是資源——產品——廢棄物,發展經濟以破壞環境為代價;而迴圈型社會的模式是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在發展經濟和環境保護之間,傳統經濟更看重前者,迴圈型社會則把經濟發展融於環保之中,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諧統一。



第五節 澳門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方向

就環境問題來說,澳門政府為了配合可持續發展方向提出促進環境質素改善的建議。


針對大氣環境:
政府對發電的廢氣排放定出標準值,並正研究於2007年開始引進天然氣這種較清潔和環保的能源,使其逐步代替部份污染性較高的燃料。

透過不同的措施如考慮收緊驗車的年限、繼續研究及引進較環保的燃料、逐步訂定車輛尾氣排放的標準、加強立法、交通網絡的重整、研究考慮引入現代化的集體運輸系統及較環保車輛等,以進一步降低交通運輸對大氣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同時,不斷改進燃料質量,正制訂對新進口重型摩托車和輕型摩托車尾氣污染物排放限度規定的法規草案,訂定新進口二衝程及四衝程摩托車的尾氣排放限值,將逐步取締二衝程摩托車之進口。

建議制定適當的環保指引和法律並加強監督,以減低建築施工過程中對環境所造成的粉塵及微粒污染,同時可透過採用環保建築施工方法以及實施環境管理等措施,以減少在施工過程中對大氣環境所造成的壓力。



針對水資源:
建議將節約用水納入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策略中,探討及考慮如中水重用或利用已處理之污水於灌溉用途等水資源有效利用的方案,加強珍惜及節約用水的宣傳教育,制定保護珍貴的淡水資源以及供水的短、中、長期的策略。

在沿岸水質方面,各沿岸水質監測點的污染狀況呈上升趨勢。因此,持續的調查研究工作對訂定長遠改善沿岸水質策略提供重要的數據及資料。另外,鑒於突發性污染水資源事件可影響沿河流域,需要保持緊密的區域合作,確保資訊的適時交流。

在污水管理方面,建議需繼續完善澳門的污水下水道網絡覆蓋率及其管理,加強對下水道網絡水質監測的工作,以避免管道錯駁或非法排污的情況影響沿岸一帶的水質。



針對廢棄物:
澳門的土地資源有限,以焚化為主輔以堆填的方式來處理城市固體廢棄物,以減少其所佔用土地面積為較適合和有效的處理方法。建議逐步加強並完善對焚化和堆填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染監測工作,以確保各項污染物濃度符合有關標準。

從源頭著手減少生活廢棄物為最有效及直接的措施。推廣善用資源、循環再用、分類回收、環保消費和環保採購的宣傳和教育工作,鼓勵居民養成如善用塑膠袋、減少使用一次性即棄用品或分類回收廢棄物等等的環保習慣,推動工商業及各服務行業實施環境管理,將是減輕廢棄物增長的有效方法。



針對大自然:
鑑於外來物種入侵現象普遍,宜對此進行持續調查及監測,藉以研究預防或減低外來物種入侵的可行性措施,保護本地原有的生態系統平衡。此外,有系統對本地的生態及生物多樣性進行調查,掌握生物及生境的變化狀況,才能以足夠的基礎資訊對本澳生態作進一步之保護。

鑑於路氹填海區的多項建設已逐步展開,生態區附近的環境產生了較大的變化,因此,有需要持續對該區進行維護及保育的工作。

此外,加強居民對預防山火意識以及對保護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限制的認識等等的宣傳教育工作。



針對噪音:
為控制交通運輸帶來的環境噪聲影響,在完善相關法規過程中,建議考慮訂定更嚴格有關對車輛噪聲標準及限制;此外,亦宜研究在敏感群體作息附近路段加設隔音屏障及作出影響評估。長遠來說,宜通過交通規劃、更新城市的佈局、引入可持續的運輸系統等多種方式來減低交通噪聲造成的影響。對建築施工造成的噪聲,宜逐步建立施工及設備的噪聲指引。此外,可考慮改進建築設計。對產生噪聲的商業活動,則繼續透過法規、發牌制度和嚴格執法加以控制。



針對環境管理:
積極從資源投入、構建環境管理機構、增設環保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環保法例、加強對環境的監測研究、推動環境教育鼓勵公眾參與、構建環保產業平台、推動環境管理系統實施及參與區域合作等方面逐步增強澳門的環境管理能力。





參考資料:

www.gov.mo (2007-11-17)
www.ambiente.gov.mo/tchinese/05/2005/tc/3sum.htm
http://www.iacm.gov.mo
http://www.dsec.gov.mo
http://www.ssm.gov.mo
www.ecotourism.org.hk/other%20files/Eco-review_020... (2007-11-18)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62000247 (2007-11-17)
www.ambiente.gov.mo/tchinese/05/2006/c32_45.pdf (2007-11-21)
蔡守秋等 《可持續發展與環境資源法制建設》 中國法制出版社 2003
呂忠梅 《環境資源法》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9
劉大春、岩佐茂著 《環境思想研究》 人大出版社 98年版
吳衛星 環境問題成因探析《上海環境科學》 2003年第1期

ps:此版本不是最完整的,之後會再作更新,敬請留意﹗ (圖片將會放在正式報告內)

3 則留言:

Rio 提到...

資料很詳盡, 亦能針對主題作材料搜集, 過兩天我會詳看, 努力.

Rio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Rio 提到...

十分仔細的資料羅列, 相信能有效加深閱者對相關議題之基本認識, 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陳述方式, 期待你們的後續工作.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