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Announcement(告)最新

2007.1.7
各位同學,請注意(並請科代表及各組組長傳達消息予同學):
一.第四階段的報告,請於三月二十四日前上載;
二.最後一部份,即第五部份,需於四月二十一日前上載;
三.全文請各組於四月二十一日前依下列指引作整理,並於五月十三日前列印釘裝交科代表
全文定稿指引如下:
1.請作必要的文字字數整理,全文以五千至一萬字以內為宜(不包括參考文獻);
2.請作必要的句子、用詞、錯別字等的檢查及修改
3.請按A4大列印,並制作硬皮封面底,並於影印公司釘裝
4.影印並釘裝數量:組員人數+2
5.內文格式將於四月份上載於網站,請屆時同學按之進行整理。
6.最後將選出三份優秀報告,於特定時間進行校內公開簡報,詳細未定。

2007年11月25日 星期日

探討非再生能源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第三節、研究方法與步驟第四節、研究範圍與名詞釋
緒論
從西洋經濟思想史可以發現古典學者持續不斷地探討人口一直增加、人類慾望無窮而自然資源相當有限之問題,人與自然界之間的競爭顯然有日趨激烈之勢,所以當時經濟學者對未來的發展並不樂觀,甚至大多充滿憂鬱與悲觀;但是事後檢討經濟發展的實際經驗時,總是陸續有突破性的發展出現,而帶來新的發展希望。十九世紀中葉,生態學者更察覺到人類一直以自我為中心,建立人類的環境觀,並且形成人定勝天的「壯志」,因而提醒世人要重視人類和萬物之間的依存關係;但是至今,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和瞭解仍然相當有限,而且大多局限於利用週遭的自然資源從事生產或消費,以滿足無窮的慾望,至於生產或消費過程中所產生之廢棄物,大多沒有回收再利用的理念,只是消極地依賴自然界的同化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將這些廢棄物分解,降低對人類直接的危害。因此,長期以來人類還是一直大量開發自然資源,而且在環境中累積廢棄物,此一趨勢未來恐將面臨自然資源耗竭及生態環境惡化之威脅,甚至斷送人類的永續發展。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自然資源的總量有限,無法承擔人口壓力而致經濟發展無望。人口不斷增加,優良的土地會為有能力的人先佔有、開發,其他人不得不去開發劣等土地或在已經開發的優良土地上,增加其他投入從事精耕,而精耕無法避免報酬遞減法則的規範,所以生產成本會呈上漲之勢。生產的增加取決於勞動、資本及土地,而勞動之供給與人口數有密切關係,人口增加並無阻礙因素,所以勞動不會構成生產增加之障礙;資本的增加則取決於可供儲蓄之財源的大小及儲蓄誘因的強弱,資本利潤越高則累積資本的動機越強,因此正常狀況下也不會構成生產增加的障礙;唯一真正能限制生產增加的是土地及其生產力.因此,我們不得不重視這仲問題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問題存在方面有很多,例如煤. 杰逢斯(1835~1882)成長於工 業快速發展的英國,當時工業革命所依賴的能源即煤礦,所以他觀察到社會大量消耗煤的現實,認為英國經濟的發展要看煤的供應而決定,而當時英國已經消耗掉不少容易開採且品質良好的煤礦,礦工開始要去開採不易進行的礦坑了,因此他悲天憫人地預估:不久的將來,英國所有的進步將停頓下來。
今日看到 杰逢斯當年對缺煤的憂慮似乎是杞人憂天或庸人自擾,但是當時煤的消費量的確是快速增加,而且其供應量來自於本質上是固定存量的資源(stock resource),對照於馬爾薩斯的等比級數與等差級數之競爭,他的憂心也是「其來有自,良有以也」。更何況1973年世界能源危機發生之前後,仍有不少的學者努力研究地球上原油及稀有礦石,究竟還可持續使用多少年?以因應經濟發展之需求。因此為了以後能有更長的時間能使用,我們要立即重視自然資源,好好保護,令下一代有一個好的環境生活.使想想沒有了非再生能源會是一個什麼世界?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西方福利經濟學的第一部代表作即庇古(1877~1959)的《福 利經濟學》,他因此被尊崇為福利經濟學的創始人。庇古從經濟福利的角度偵察出私人邊際成本和社會邊際成本之差異,因此他提出以課稅、補貼及國家干預等措施矯正市場機能,他的創見發展成為「外部性理論」的基礎,而他所提倡消除外部性的措施,更被稱之為「庇古稅」。但是再生能力不及於消耗力所造成,所以生產力與消費力不可能無止盡地提高,可見現存經濟成長模式的矛盾本質;另一方面,追求成長所造成的環境問題,更危及現代人及未來世代人之生存機會或生活品質,也說明了此模式不具永續性,對後代子孫造成「世代間不公平」(intergenerational inequality)的議題。我們亦見議應廣泛地推廣,應從家家戶戶做起,從小教育令他們應識到這一個重要性.
第四節、研究範圍與名詞釋
非再生能源是指在短時間內不循環再生的能源,亦即是指化石燃料。現今世界上使用得較為普遍的化石燃料分別是石油、煤和天然氣。煤是近代工業最重要燃料之一,其主要成分為碳、氫、氧和少量的氮、硫或其他元素。煤是由有機物一生長在沼澤或河流三角洲之植物殘骸分解而成,現今世界各主要地區(1993年)之煤炭蘊藏量,以非、OECD歐洲、亞洲及大洋洲、及北美洲等三個地區所佔之比例最高,照目前的科技而言,煤炭約可採225年。 煤
石油源自動、植物殘骸,由於沉積岩之壓力,外加地下水之流動,油珠因而遷移進入多孔性岩層,此即今日所發現之油田。植物殘骸轉化為石油須歷經一百萬年以上,並得深埋於地底一公里以上之深度,方獲得足夠之壓力和溫度,但很少超過四公里深。照目前的科技而言,石油約可採34年。
天然氣是一種伴隨石油、煤產生的氣體。一般石油田的地層上方會形成一層天然氣層。在石油開採由地下取出時,由於壓力丕變也會使石油分解出天然氣。煤礦層是因動植物腐爛而形成,在腐爛過程中也會產生可燃性氣體,此氣體也是天然氣。所以說天然氣是石油、煤礦開採的另一項附屬生產品。照目前的科技而言,天然氣約可採60年。
我們這次研究的對象是澳門大眾,而「非再生能源」則會鎖定石油、煤和天然氣,我們會採取訪問或問卷調查的形式取得數據,想藉以探討一下大家對全球非再生能源短缺的危機意識有多強,我們在街道上訪問了一些人的意見.
题目分別是:什麼是再非再生能源?沒有了再非再生能源影響大嗎?(針對青少年)
訪問人數:40個人
結果:有5個不清楚.
有15個大概了解,但不清楚重要性.
有20個十分清楚知道,亦說出了多仲影響和推廣.

由此可見我們應馬上注重,畢竟這是全球目前最嚴峻,也是最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5 則留言:

區雁華 提到...

覺我題目不錯~
因為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探討再生能源不夠全面..只會繼續浪費非再生能源!!若果這翡些能源用盡!!我們就好大件事啦!!!!/
不過為什麼當中沒有提到分工表and資料來源既??

匿名 提到...

我覺得這份報告基本上不錯,但研究問題應該是講你地組將會用什么問題去研究這個題和報告中沒有提及分工,分了工後,將會有利於整份報告的進行,名詞解釋那部份有點太長了.

匿名 提到...

我覺得 你組的論文中的第三節的內容不是 研究方法與步驟。

Rio 提到...

都是很好的意見
請小組參考修改。

黃,覆於加州聖迭哥市。

匿名 提到...

....嗯,對,研究方法和步驟都不是正確的內容,只是把資料填上,宜應把這方面更正。
詳細的分工也不見,希望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