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Announcement(告)最新

2007.1.7
各位同學,請注意(並請科代表及各組組長傳達消息予同學):
一.第四階段的報告,請於三月二十四日前上載;
二.最後一部份,即第五部份,需於四月二十一日前上載;
三.全文請各組於四月二十一日前依下列指引作整理,並於五月十三日前列印釘裝交科代表
全文定稿指引如下:
1.請作必要的文字字數整理,全文以五千至一萬字以內為宜(不包括參考文獻);
2.請作必要的句子、用詞、錯別字等的檢查及修改
3.請按A4大列印,並制作硬皮封面底,並於影印公司釘裝
4.影印並釘裝數量:組員人數+2
5.內文格式將於四月份上載於網站,請屆時同學按之進行整理。
6.最後將選出三份優秀報告,於特定時間進行校內公開簡報,詳細未定。

2008年2月17日 星期日

導至全球暖化的成因及其後果

12A 第三組
第三章、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研究架構
全球暖化威脅的來源:
1.過量使用化學燃料:因為化石燃料(如煤)富含碳,因此當煤燃燒時,碳會與氧結合,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氣溫升高,便形成溫室效應。
2.雨林的破壞:熱帶地區的人們為了他們的經濟效益,不惜放火燒了雨林,造成植物的大量消失,並且無法藉由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氧,因此氣溫升高。
3.其實造成全球暖化的原因除了二氧化碳之外,還有太陽的影響:太陽本身所放出的粒子與磁場最地球的氣候都有影響。
參考來源: BBC news (01/22/2001): Global warming 'not clear cut'
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可能促成全球暖化,科學家雖然無法確定全球暖化對劇烈天氣的影響,但也指出了下列幾項可能:
(1)高緯度地區的植物種類的急劇變化:較低緯地區的植物種類北移,但是其北移速率遠超過自然變率。根據一萬多年前的資料顯示,植被的變動每一世紀移動25-40公里,但是如果二氧化碳加倍,植被的遷移可能高達500-1000里。以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而言,二氧化碳加倍的情形在21世紀就可能發生。
(2)沙漠地區的情形可能更惡化
(3)全球暖化加強全球水循環:水災及旱災等極端天氣現象發生頻率及嚴重的程度都可能提高。
(4)全球的農業森林的生產力將維持目前的情況,但是某些地區生產力會提高,某些地區則會下降。
(5)在健康方面,將有廣泛不好的影響:譬如,由於熱浪發生頻率昇高,死亡及病號將增加,某些傳染性疾病的影響範圍也可能擴大。
(6)整體而言,越貧窮落後的國家受到的衝擊最大,因為它們的適應能力最差。另外,全球暖化還會帶來海平面上升、異常天氣、糧食短缺、生態系大幅改變等危機。

第二節、研究對象
對流層高度變化帶來的警訊 :
大氣科學家最近的研究結果顯示,最近這二十年來人類的活動對對流頂層(tropopause)高度造成了顯著的影響。
地球的大氣層,是地表呈現萬物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因,也因為它才造就了地球這顆美麗的藍色行星在太陽系中的獨特地位。大氣層概略呈層狀結構,其中與生物息息相關的是高度離地表十公里內的對流層,地表所有的天氣變化都發生在對流層內。近百年來,因為人口密度不斷的增加,因為人類活動所產生的氣體對對流層的結構產生的巨大的影響。當中最為人所知的首推溫室效應,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因為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大氣層成分變動。
近二十年來,科學家觀察到對流層的高度正在逐漸上升。美國 Lawrence Livermore 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 Ben Santer 與其合作者,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週刊 (Science magazine) 發表了他們對這一個結果的看法。他們以現有的大氣模型為基礎,利用電腦模擬溫室效應氣體、反射自大氣中懸浮微粒的陽光、臭氧濃度、火山活動產生的塵埃顆粒、太陽的活躍程度等五種可能影響對流頂層(tropopause)高度的變因,並與觀測結果作比較。結果顯示, Santer 等所假設的五種因素都會影響對流頂層的高度,其中以溫室效應氣體與大氣臭氧濃度的改變影響最為顯著,而這兩者的改變又與人類活動最為密切。這份報告的結論所揭示的人類對大氣造成的深刻影響,遠比我們想像的嚴重與複雜。
應該採取的措施:
雖然我們尚未完成了解全球暖化的形成機制,卻不能以此做為藉口而不採取行動減少人類對環境的影響。
在國際方面:
聯合國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The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已經在1994年3月21日生效,成為正式之國際法,它具體訂定管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數量與時程並建立國際財務支援與技術轉移的權利與義務。1996年7月,FCCC的締約國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第二屆「締約方會議」,決議在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舉行會議,訂定具有法律效力之溫室氣體減量議定書,並將以公元2005年、2010年、2020年為減量目標年。列名於公約附件一的國家將展開正式而密集的協商,以在第三屆大會完成議定書之訂定。

1997年12月,美國及其他三十七個工業國家在日本京都達成協議,同意於公元2012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到低於1990年標準的百分之五這個目標。1998年11月參加這項聯合國氣候高峰會議的一百六十個國家代表,發佈了「布宜諾斯艾利斯行動方案」,列出如何執行1997年「京都議定書」的詳細策略,這項行動方案賦予了「京都議定書」真正的動力。這項協議中為各國在公元2000年之前商討諸多尚待解決議題的訂定時間表,這些問題包括:是否要針對未達成目標的國家評估懲罰;如何將適宜當地氣候的科技設備轉移到開發中國家,以減少其污染程度;及如何測量污染物的種種細節。

為了促成會議的順利進行,美國終於在這次簽署了「京都議定書」,成為最後簽署這項文件的主要工業國。不過,這項簽署象徵性質居多,因為美國參議院近期內似不可能予以批准;而中共及印度----這兩個在下一個世紀有可能在溫室氣體排放量方面超越美國的開發中國家----對自願設限這項問題卻拒絕討論。

時至今日,世界各國仍未能達到共識,如何能提出一個完善辦法,以控制人類對環境的衝擊,同時又能兼顧開發中及未開發國家所需的經濟發展,似乎是這個世紀末,人類要面臨的最大挑戰了。

其他有效的行動:
除了等待各國政府的覺醒,我們還有許多事情可以幫助改善全球暖化的情形,最重要的是重視地球環境的觀念,下面我們就列出一些大的綱領---
●增加物質的回收循環使用
●增加能源使用效率
●發展取代化石燃料的代用能源。
●轉移綠色科技,放棄以犧牲自然環境為手段的經濟發展策略。
●保育動植物,設立保育空間通路
●加強相關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作為制訂政策的基礎
●加強環境教育,推廣到各行各業,各年齡層,以形成可持續經營的共識。
●每個人有環保意識,小到少用一個塑膠袋,大至投票選舉,投資理財,制定政策,隨時以環境為重。
保護熱帶森林,防止其進一步消失,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生態系統的改變:
物種消失:
由於熱帶雨林的消失,直接造成物種絕種,科學家估計每天有137個品種的動植物從地球上消失,一年下來就有50000種;有些品種甚至我們都還來不及認識,牠們就從此不見了。專家估計如果照這樣的速度砍伐下去,公元 2020年時全世界80-90﹪的熱帶雨林生態系將會被破壞殆盡。
土著受到威脅
世界遺存下來的少數部落,將會失去家園、謀生工作、及傳統文化和風俗。
水土流失
樹木的清除,使地面暴露於日射和暴雨之下,令大量土壤被侵蝕,進一步降低土壤的生產力。土壤和養分的流失,亦使森林難以再生;就是給予充足的時間,使之得以演替至森林階段,次生樹木的種類、數目、高度及生物量,都會比原生的森林低。隨著土地的生產力不斷下降,森林亦逐步過渡到草原去。
氣候改變
此外,森林的微型氣候也會改變,變得較為乾燥、溫差增大、風力加強。一些動植物的居所和食物被清除,引致部分動物遷徙或死亡,數量和種類都相應地減少。能量流和養分的循環受到干擾以至中斷,整個生態系統變得更為簡單和不穩定。
潘穎思(10) 資料搜集,篩選,整理.
林嘉恩(12) 資料搜集,篩選,刪定.
林季螢(13) 資料搜集,篩選,整理.
梁家榮(18) 資料搜集,篩選,排版,刪定.
吳惠霞(22) 資料搜集,篩選,整理.

沒有留言: